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2-11-17 09:20作者:网友发布
斯坎德培的象征动物是“雄鹰”。
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国旗上的黑色双头鹰,便是沿自斯坎德培的印章。故此阿尔巴尼亚有“山鹰之国”之称。
斯坎培德出身阿尔巴尼亚贵族家庭,早年被父亲送往奥斯曼宫廷作为人质,研习军事知识,并得到“阿纳夫特鲁·伊斯坎德·贝伊”的称号。1443年乘机逃回阿尔巴尼亚,占领迪勃拉、克鲁亚,重建阿尔巴尼亚公国。
如果你率领军队支援你参加的同盟军队,结果赶到战场后发现联军已全军覆没,盟主被人生擒,而敌人把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后来更是派遣10万大军讨伐你,你却只有8000人,你会怎么办?
这个令人绝望的局面,就曾摆在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面前。
公元1423年,一位18岁的小国王子被迫告别家人,前往文化迥异却实力强大的宗主国做人质。这个宗主国就是此时已经强大异常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这个小国王子,则是小国阿尔巴尼亚(此时还被叫做卡斯特里奥蒂王国)的王子乔治·卡斯特里奥蒂,他在日后会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名字,那就是斯坎德培。
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断在巴尔干半岛攻城掠地,势力发展迅速,由于宗教信仰问题,许多基督教国家都将其视为心腹大患,屡屡纠集联军与之交战。但是,在阿尔巴尼亚这个比我国海南岛还小一点的地方,却有一个叫吉奥·卡斯特里奥蒂的人,通过为奥斯曼帝国效力,从而逐渐获得土地,最终建立国家。这个人,正是斯坎德培的父亲。可是由于想牢牢控制这个附庸,奥斯曼帝国不愿意看到吉奥统一阿尔巴尼亚,因此要求吉奥交出自己的三个儿子来做人质,借此警告吉奥不要轻举妄动。
斯坎德培正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18岁的斯坎德培来到奥斯曼帝国,生活一下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原本是王子的他,被当时的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看中,被送到了培养德米舍梅的学校。德米舍梅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指那些原本信仰基督教的儿童战俘,被奥斯曼帝国专门训练战斗和军事技能,同时转变他们的信仰,将他们培养为苏丹的近卫军。斯坎德培就在奥斯曼帝国接受这样的训练,当时的苏丹穆拉德二世比较欣赏他,还特意赐了他一个名字叫斯坎德,后来他又被授予了“培”这个奥斯曼的军衔称号,因此被称为斯坎德培。
不过,当时的奥斯曼估计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给予这个年轻人的战斗和军事教育,却在多年后造成了他们自己的噩梦。
公元1430年,经过7年的训练,斯坎德培被纳入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中,为奥斯曼人效力。不过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吉奥却因为领导阿尔巴尼亚全境起义失败而死。面对父亲的死,斯坎德培不动声色,继续为苏丹效力,穆拉德二世为了奖励他的忠诚,把原来属于他父亲的9座城市给了他做封地。表面上看,斯坎德培已经对奥斯曼帝国死心塌地,暗地里,他却没有忘记阿尔巴尼亚的沦陷、父亲的死去和自己人质身份的耻辱,但是苦于没有时机,只能暗中等待机会。
这一等,就是13年。
公元1443年10月,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死敌匈牙利王国召集大军,会同波兰与塞尔维亚的军队组成联军,由著名的匈牙利民族英雄匈雅提率领,在尼什大破奥斯曼军队。当时,斯坎德培正好在这只奥斯曼军队中。天赐良机,军队大败,一片混乱,再也没有人会去理会这位人质王子,于是,已经38岁的斯坎德培带着自己的侄子哈姆查,率领300名被编入奥斯曼军队的阿尔巴尼亚族士兵悄悄溜走了……
奥斯曼军战败的6天后,斯坎德培出现在了他父亲过去的城市克鲁雅城的大门前,他拿着伪造好的诏书,大言不惭地告诉当地奥斯曼守将,自己奉了苏丹的命令前来换防。由于当时奥斯曼帝国军事调动频繁,因此这位守将也没有怀疑,当即带着自己的卫队就走了,只留下少量士兵继续防守。于是斯坎德培就在当晚偷偷打开了城门,把外面等待已久的300名阿尔巴尼亚族士兵放了进来,这些人一阵忙活,趁着奥斯曼士兵都在呼呼大睡时,将他们全部拿下了。
在彻底控制住了自家过去的城市克鲁雅后,又过了13天,斯坎德培连哄带吓,又让8座城市加入到自己麾下。这时,斯坎德培终于按奈不住心中的豪情壮志了,他命令手下赶紧竖起自家的黑色双头鹰大旗,正式昭告天下,阿尔巴尼亚的卡斯特里奥蒂王国,今天,重新独立了!当然,这也同时向当时令欧洲胆颤的奥斯曼帝国宣战。
由于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注意力主要在匈牙利王国这边,因此斯坎德培暂时得以发展势力。公元1444年,收到斯坎德培“百人复国”的鼓舞,阿尔巴尼亚各地都爆发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起义者控制了阿尔巴尼亚中部的大片土地,他们和斯坎德培一起召开大会,拥立斯坎德培为阿尔巴尼亚的共主,由他带领大家光复阿尔巴尼亚的全部国土。
不过说来可笑,本来阿尔巴尼亚就是小国,斯坎德培又只是掌握一小块领土,因此,他搜肠刮肚,手下只有8000义勇军,即便加上拥立他为共主的盟友们的兵力,他也不过只有顶多20000人的部队。
而就在1444这一年年中,留给斯坎德培的时间,终于用尽了。匈牙利王国和奥斯曼帝国达成了停战协议。甫一停战,苏丹穆拉德二世立刻命令手下的干将阿里帕夏带着4万人进攻斯坎德培。在苏丹眼里,斯坎德培就是一个无耻的叛徒,他对斯坎德培可谓厌恶至极。为了抵御奥斯曼人的进攻,斯坎德培召集1万5千人的军队与敌人对峙,他利用阿尔巴尼亚山地和森林,诱敌深入,成功大败奥斯曼军队。此后,他又多次凭借地形和计谋作战,击败了前来讨伐他的奥斯曼人。
但是奥斯曼帝国体量巨大,斯坎德培尽管屡屡击败奥斯曼军队,却始终不能彻底解放祖国阿尔巴尼亚,因此,当匈牙利王国派遣使者邀请斯坎德培组成联军讨伐奥斯曼帝国时,斯坎德培当即答应了下来。
公元1448年9月8日,匈牙利民族英雄匈雅提在本国誓师,声称“要驱逐整个欧洲的敌人!”,他率领1万6千人先行出发,各处盟友率军陆续支援,斯坎德培也带着6000人动身前去会合。但是,就在他即将与已有3万人的联军主力匈雅提的部队就差几十里的时候,匈雅提的军队却已经在和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的大军作战时战败了,连匈雅提自己都被生擒了。等到斯坎德培加速赶往战场时,却发现联军士兵的残骸遍地,倒下的无数友军旗帜告诉他,联军主力已经彻底完蛋了。
斯坎德培只好灰溜溜地回到阿尔巴尼亚,他明白,收拾完了强大的匈雅提,奥斯曼帝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这个奥斯曼的叛徒斯坎德培了。而就在这年年底,侥幸被赎回去的匈雅提来信告诉他,自己已经心力憔悴,再也不能上阵杀敌了,希望他能代替自己继续奋战。这封信让斯坎德培的处境更加艰难,因为它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入侵,阿尔巴尼亚将得不到任何有力的支援!
公元1450年3月,该来的还是来了,也许是出于对斯坎德培的背叛的愤怒,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亲自率领10万大军入侵阿尔巴尼亚,军力远超与匈雅提交战时的6万军队。奥斯曼大军的目标,就是斯坎德培的根据地,他用300名士兵复国的城市-克鲁雅。
面对潮水般的敌人,斯坎德培紧锣密鼓地备战,用尽一切努力来提高自己部队的战力。首先,他在4月5日召开动员大会,对军队训话,忽悠他们,自己几天前做了个梦,梦到天使从上空扔了一把燃烧着烈火的剑交给他,让他用这把剑摧毁“基督世界的敌人”,斯坎德培的忽悠起了作用,阿尔巴尼亚的神职人员和战士们都深受鼓舞,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天选的战士,士气一下变得空前高昂。
除此之外,他又在城市里储藏了可以支撑16个月的粮食,又把老弱妇孺都转移到了签订了条约的威尼斯人的城市里去。同时招募了不少雇佣军,不过,即使加上雇佣军在内,斯坎德培也只有8000人。
5月14日,奥斯曼帝国大军抵达克鲁雅城下,穆拉德二世派人让斯坎德培投降,自然遭到斯坎德培的怒斥。于是苏丹也不客气,命令士兵立刻使用重炮猛轰克鲁雅城。炮火日夜不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夜晚降临了。就在这天夜里,考虑到斯坎德培为奥斯曼帝国效力多年,深知自家军队的情况,苏丹穆拉德二世于是特意安排好几只小分队巡逻。结果,斯坎德培率领100名勇士,从克鲁雅的后门悄悄出城,借助夜色的掩护,他们七扭八绕,凭借斯坎德培对奥斯曼人的了解,居然绕过了所有的巡逻分队,直接杀入了奥斯曼大军的大营。奥斯曼人完全没有料到会遭到袭击,顿时大乱,被阿尔巴尼亚人连杀了数百人,许多军粮都被抢走了。在完成了这一疯狂举动后,斯坎德培大摇大摆地回了城,清点人数一看,只损失了10个人,不过他自己倒是因为奋勇杀敌而变得浑身血污,连精良的盾牌也裂成了几块。此后数天夜晚,斯坎德培每天都会出来夜袭,尽管不像第一天那样深入敌营,却仍然把奥斯曼大军搞得鸡犬不宁。
奥斯曼帝国的炮火一连持续了4天之久,就连城墙牢固、厚达数米的克鲁雅城的城墙也扛不住了,只见“轰隆”的巨响传来,克鲁雅城上出现了一道缺口,奥斯曼苏丹一声令下,大批奥斯曼战士朝着缺口涌入。结果斯坎德培早有预料,阿尔巴尼亚战士们毫不慌乱,反而与奥斯曼人展开激烈奋战,硬生生将潮水般的敌人推出了城墙,随后斯坎德培让人运来大量石块,抓紧机会修复了城墙。
6月初,奥斯曼帝国的10万大军又来了一批援军,苏丹穆拉德二世决心借此机会采取猛攻,结果一顿攻势下来,克鲁雅城居然还是纹丝不动,穆拉德二世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不过,还好他的儿子给他挣了一把气。他的儿子被安排防备阿尔巴尼亚人夜袭,成功阻止了斯坎德培的部下率领500骑兵杀入大营,成功击杀了一大半阿尔巴尼亚人,稍微让奥斯曼人涨了涨士气。
而到6月下旬的时候,奥斯曼大军的一个劣势就暴露了,10万人粮食耗费巨大,穆拉德二世不得不暂停进攻,等待粮草。直到7月中旬获得补给后,奥斯曼大军才又展开攻势。奥斯曼军一看大炮拿克鲁雅城没办法,于是决定挖地道入城,可是他们快挖到城墙下时才发现,克鲁雅城的城墙和山石混为一体,根本挖不过去,自己被斯坎德培耍了,白费了好几天的力气。
到了7月24日的时候,穆拉德二世觉得克鲁雅城一时也拿不下来,有了后撤的打算,于是他安排大军佯攻,企图掩护自己撤退,结果这时克鲁雅城却城门大开,斯坎德培率领8000人全杀了出来。当时天色昏暗,斯坎德培的战士个个头戴羊角帽,两个角上都插着点燃的蜡烛,看上去如同头顶烈火,十分吓人,奥斯曼军队一是被对方吓到,而是没有聊到8000人居然敢冲击10万大军,一时慌了手脚,阵型被彻底打散,等他们回过神来,重新集结时,斯坎德培已经溜到了附近的山上,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阿尔巴尼亚军灵活机动,竟然斩杀了数千名奥斯曼士兵,而且再次回到了城中。
穆拉德二世勃然大怒,决定继续围城,可他也不敢再主动进攻了,因为他知道,再主动进攻,不知道斯坎德培又会用什么花招来重创他。结果,围攻一直持续到了11月23日,此时粮食的严重缺乏和军队中疾病的蔓延,已经让奥斯曼帝国大军彻底无法继续作战了,此时,奥斯曼大军损失已高达2万,而斯坎德培却仅仅只损失了1000人。于是,无奈之下,握有堂堂10万大军的穆拉德二世,竟然要和仅有8000人的斯坎德培签订停战和约,这样耻辱的结果让这位纵横沙场的帝王急火攻心,竟然直接病倒了,他当即退位,然后接受治疗,可还是在1年后病死了。
斯坎德培就此声名大嗓,名震欧洲,继匈雅提之后,欧洲基督教势力开始将他视为抗击奥斯曼帝国的救星,就连教皇也对他赞赏有加。可是当时的欧洲各国大多心怀鬼胎,名义上他们支持斯坎德培,可实际行动上却常常不发一兵一卒,尽管斯坎德培在后来还是屡次大败奥斯曼帝国,可是他死后,奥斯曼帝国最终还是吞并了阿尔巴尼亚这个小国。当然,斯坎德培已经尽力了,国力差距如此悬殊,能够在活着的时候让奥斯曼帝国动不了阿尔巴尼亚一下,已经是巨大的功业了。虽然阿尔巴尼亚最终依然沦陷,但斯坎德培的英名依然传扬到了今天,尽管现在的阿尔巴尼亚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他们都还是认为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伟大的民族英雄,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仍有不少斯坎德培的雕像供世人敬仰。不管信仰如何,英雄的传奇,始终会被人铭记。
1、地拉那
地拉那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克鲁亚山的西侧盆地斯坎德培军事学院证书,伊塞姆河畔为阿尔巴尼亚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城市于1614年形成城镇,1920年被定为首都,目前为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旅游城市。地拉那的文化机构众多,包括阿尔巴尼亚国立美术馆、阿尔巴尼亚自然历史博物馆、阿尔巴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阿尔巴尼亚国家歌剧院等,是斯坎德培军事学院证书了解这个国家文化的最理想去处。
2、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
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位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中心地带,始建于1789年,开始被命名为Molla Bey,多亏Haxhi Et′hem Bey的工作,寺庙于1823年竣工。Haxhi Et′hem Bey是帕查苏莱曼德(pacha Suleyman)的后裔,帕查苏莱曼德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位将军,是他在1614年的时候建立了地拉那城的。那时他仅仅建了一座清真寺、公共浴场和一家面包房;这就已经广泛流传开了,因为在那个年代这些对于一座城市已经很足够。
3、斯坎德培广场
斯坎德培广场是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最重要的广场。该广场的名字来源于1968年阿尔巴尼亚名族英雄——斯坎德培(Skanderbeg)的名字,斯坎德培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上。斯坎德培广场是体验地拉那日常生活的最好去处,孩子们开着橙色的塑料小车在你脚边呼啸而过,而真正的小汽车则在广场南部的斯坎德培骑马雕像(equestrian statue of Skenderbeg)下扬起阵阵尘土。
4、克鲁亚斯坎德培塑像
克鲁亚斯坎德培塑像是为了纪念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而建造的塑像。斯坎德培伟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为阿尔巴尼亚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很大贡献。斯坎德培出生于克鲁雅的一个拜占庭帝国贵族家庭,其父是伊庇鲁斯地区众多-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的小领主之一。当抵抗失败后,其父-臣服,并交出包括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在内的四个儿子作为人质。斯坎德培-改信伊斯兰教后,在阿德里安堡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位统帅。
更多关于阿尔巴尼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14世纪末,欧洲地区的强国土耳其入侵欧洲小国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第勃拉地区的领主卡斯特里奥蒂被迫臣服于土耳其人。为了证明自己对土耳其苏丹的忠诚,卡斯特里奥蒂在1423年将自己4个儿子中的3个送往土耳其的首都埃地尔内作为人质。
送去做人质的3个儿子中有一个叫乔治。乔治精力充沛,机智过人,他很快引起了土耳其苏丹的注意和器重,被派往宫廷学校学习。苏丹为他起了个叫“斯坎德培”的名字,并让他加入穆斯林教。斯坎德培以优异的成绩从土耳其军事学校毕业,并作为一名军人参加了土耳其军队对外国的征战。在战斗中他表现出众,赢得了苏丹的信任,并被封为贵族称号。1438年,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二世封他为被征服的阿尔巴尼亚著名要塞克鲁雅的领主——苏巴什。
但是,斯坎德培内心深处却恨透了土耳其苏丹。他长期栖身敌巢为的就是骗取信任,等待时机,有朝一日突然反戈,光复祖国。
斯坎德培深知,想要再建国家,必须做长期、谨慎的准备,抓住最好的时机一举成功,而绝不能轻举妄动,否则的话就将功亏一篑,全盘皆输。为此,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他与当地的原阿尔巴尼亚公国的大公们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同时秘密地和不满土耳其人的邻国威厄斯共和国、腊古扎共和国取得联系。1440年,斯坎德培被调往第勃拉地区任最高长官。这期间,他继续秘密地进行准备,并同邻近的那不勒斯和匈牙利接触,建立秘密联系。
在斯坎德培任第勃拉长官期间,被征服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对压迫、掠夺他们的土耳其人愈来愈仇恨,他们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农民们多次恳请斯坎德培率领他们起义,反抗土耳其人。但是,斯坎德培没有答应他们的恳求,他继续装做全心全意效忠于土耳其苏丹。斯坎德培知道,时机还没有到来,如果仓促起事,那么20年之功就会毁于一旦。他仍然不动声色地忍受、等待,甘愿承受着本国人民的误解。
1443年秋天,这期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这年的前一年,匈牙利人在胡尼亚迪的率领下对土耳其人进行反攻,取得重大战果。胡尼亚迪计划在下一年展开更大规模的进攻,把土耳其人彻底赶出匈牙利国土。为此,他联络了巴尔干半岛的各个国家,同他们结成联盟。胡尼亚迪派人与斯坎德培联系共抗土耳其。光复阿尔巴尼亚的有利国际形势已经形成。同时,反对土耳其的罗马教皇也不断向阿尔巴尼亚的封建主们施加压力,要他们一见匈牙利军队向南推进就立即拿起武器。在教皇的压力下,封建主们也加紧了准备。阿尔巴尼亚反对土耳其的国内条件也进一步具备了。
这时,土耳其苏丹对匈牙利军队的进攻十分恐惧,他把自己的军事力量大部分集结在多瑙河边以阻挡匈军,只有很少士兵驻守阿尔巴尼亚。
1443年11月3日,匈牙利军队跨过多瑙河,直逼尼什城,土耳其部队士气动摇,土军总司令巴夏下令土军后撤,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斯坎德培在土军撤退的一片混乱中,率领300名阿尔巴尼亚人组成的骑兵队伍从前线回调,直逼第勃拉,发动起义。
第勃拉的阿尔巴尼亚人热烈响应斯坎德培。斯坎德培决定乘土军暂时晕头转向之际,出其不意地把国内所有要塞都拿到手。他把第一个目标选在克鲁雅。斯坎德培率军抵达克鲁雅城下,他知道城中土军还未来得及得知自己起义的消息,于是决定利用自己是土耳其苏丹宠将的身份炸开城门,引军入城。他派人进城,送上一道假命令,城内土军急忙大开城门,放斯坎德培部队入城。斯坎德培在当天夜里将隐藏在森林中的大批部队偷偷放入城中,突然袭击城中土军。土军惊慌之下束手被歼。这样,斯坎德培轻而易举地攻克了克鲁雅要塞,消灭了城内所有守军。
斯坎德培继续进攻,各地阿尔巴尼亚人民群起响应,反对土耳其人奴役的武装总起义开始了。由于斯坎德培的长期准备和选择了良好的时机,起义十分顺利。土耳其人万没料到斯坎德培的举动,一时措手不及,连遭重创。1443年11月8日,斯坎德培在克鲁雅宣布恢复自由的阿尔巴尼亚公国。他在克鲁雅白色的城堡上升起了阿尔巴尼亚的国旗——红底上一只黑色双头鹰。
但土耳其人是绝不能容忍斯坎德培的所作所为的。1457年,土耳其8万精兵在久经沙场的土耳其将领叶佛列诺扎指挥下向阿尔巴尼亚进发。此时,阿尔巴尼亚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处境。欧洲的盟国大都自顾不暇,无法援救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国内的封建领主也开始反对阿尔巴尼亚领导人斯坎德培;有些阿军将领临阵投降土耳其。斯坎德培临危不乱,他制定了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下打败敌人的计策。他把自己的部队分散隐蔽起来,不让敌人发现,在看准时机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猛击敌人一下,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土耳其大军急切地想与阿军决战,企图一战定乾坤。然而斯坎德培却不断神出鬼没地消耗着敌人的力量,从不与敌人做对面交锋。这使土军十分恼火和焦躁。
斯坎德培知道,土耳其人非常害怕自己,把自己看成是阿尔巴尼亚抵抗力量的象征。因此,他决定利用土耳其人这一心态,设计迷惑诱骗敌军。于是,他秘密躲藏起来,同时派人四处散布谣言,说他领导的部队已土崩瓦解,还说他为了保住脑袋已藏入深山老林,再也不敢出头露面。以至于土耳其军队司令和他的侄子也相信了这些谣言,深信斯坎德培已不会再起任何作用了。土耳其军队欣喜若狂地庆祝阿尔巴尼亚被征服。然而,就在1457年9月7日土耳其人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克鲁雅附近的阿尔蒲莱纳平原上欢庆自己的胜利之时,斯坎德培率领阿尔巴尼亚大军从天而降,包围了不知所措的土耳其人。这一仗土军彻底被击溃,数千名军士被俘虏。
斯坎德培一举扭转了阿尔巴尼亚的危境。他不但狠狠打击了土耳其人,也打击了那些动摇和背叛的封建主,驱散了对斯坎德培政权命运的任何怀疑和猜测,斯坎德培再一次利用韬光养晦之计取得了卫国御敌的胜利。
政体
阿尔巴尼亚于1955年12月14日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之一。
1990年阿人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决定取消宪法中规定阿劳动党是唯一的政治领导力量的条款,确定阿是政治多元化的法治国家;阿公民有成立党派和政治组织的权利。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秘密投票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总统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部长。阿尔巴尼亚政局总体稳定。2009年6月,阿尔巴尼亚举行议会选举,以民主党为首的竞选联盟再次获胜,同争取一体化社会运动党等组成联合政府。2012年6月,民主党人尼沙尼在议会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胜出。
宪法
1998年11月,阿经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宪法规定,阿为议会制共和国,实行自由、平等、普遍和定期的选举。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以无记名方式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总统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政府成员。
议会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13年6月产生,现有席位140个。
政府
称部长会议,任期4年。2009年9月,阿新一届政府成立,主要由民主党、争取一体化社会运动党和共和党等组成。政府成员包括:总理萨利·贝里沙(Sali BERISHA),副总理兼经济、贸易和能源部长埃德蒙德·哈吉纳斯托(Edmond HAXHINASTO),外交部长埃德蒙德·帕纳里蒂(Edmond PANARITI),一体化部长马伊林达·布雷古(Majlinda BREGU,女), 内务部长弗拉穆尔·诺卡(Flamur NOKA),国防部长阿尔本·伊马米(Arben IMAMI),财政部长里德万·博代(Ridvan BODE),公共事务、交通和电信部长索科尔·奥尔达希(Sokol OLLDASHI),教育和科学部长米切雷姆·塔法伊(Myqerem TAFAJ),卫生部长万杰尔·塔沃(Vangjel TAVO),劳动、社会事务和机会均等部长斯皮罗·克塞拉(Spiro KSERA),农业、食品和保护消费者利益部长根茨·鲁利(Genc RULI),环境、林业和水资源管理部长法特米尔·梅迪乌(Fatmir MEDIU),创新、信息及通讯技术部长根茨·波洛(Genc POLLO),司法部长埃杜阿尔德·哈利米(Eduard HALIMI),旅游、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阿尔多·布姆齐(Aldo BUMÇI)。
司法
设最高法院、宪法法院、总检察院、上诉法院、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行使审判权。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院检察长由议会选举产生。最高法院院长什普雷萨·贝恰伊(Shpresa BECAJ),总检察长伊娜·拉马(Ina RAMA)。
政要
总统布亚尔·尼沙尼(Bujar NISHANI)。1966年9月29日生于都拉斯。毕业于斯坎德培军事学院,后获地拉那大学法律系学士学位、欧洲研究硕士学位。民主党主席团成员。曾在阿国防部、外交部工作,2005年当选议员,2007年出任内务部长,2009年转任司法部长,2011年再任内务部长。2012年6月11日当选阿第6任总统。已婚,有一儿一女。
总理埃迪·拉马(Edi Rama)。阿尔巴尼亚社会党主席。出生于1964年,他曾是一个画家。1998年至2000年任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2013年9月15日当选为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