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6-07 23:52作者:小乐
北京青年报
29岁的博士。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学校回应称,科研成绩突出。
90后教授每天在实验室呆16个小时
由于身份特殊,29岁的胡健突然获得了很多关注。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受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成为该校第一位90后教授。
他年轻时就成为一名教授。这个90后有何特别之处?对此,华东交通大学官网曾发文提及:胡健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表现突出,2017年7月来校后直接享受教授绩效工资,2018年成功成为省特聘教授。在胡健自己看来,成为一名教授或者硕士生导师最重要的是勤奋和坚持。 “如果你能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上,一定会有成果,其他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90后医生出任教授引关注
胡健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9月26日,一段名为《90后博士获聘教授:我其实不是学霸》的视频。视频中,胡健作为华东交大第一位90后教授接受采访。他说他不是尖子生。 “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可能是因为我们工作更加努力或者更加勤奋。连续几个月,我们都是早上6点左右去实验室,晚上12点回到宿舍。”
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热议。
学校因他出色的科研表现而聘用他
事实上,胡健的履历非常出色。据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官网显示,胡健1990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师从陆院士柯。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史昌旭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等。现任中科院教授。华东交通大学、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揭示纳米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科学》)。
9月21日,华东交通大学官网发布文章介绍学校举办2019年(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具体情况,明确介绍了学校引进胡健的具体原因。文章称,论坛期间,胡健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发言。 ”我校第一位‘90后’教授胡健博士,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表现突出,来后直接享受教授绩效工资2017年7月到校,2018年成功晋升省特聘教授。
以第一作者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显然,能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周刊上发表文章,成为胡健能被聘为教授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了解,《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学术期刊,是各国学术界公认的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近年来,国内多所大学纷纷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学者发表论文数量在《Science》之间。并于9月21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