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6-09 14:41作者:小乐
探寻统筹兼顾的优秀传统文化渊源,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大一统”思想和整体思维,寻找中华民族整体科学的踪迹,对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
原文:《统筹的学科定位》
作者|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宋谢娜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校报部编辑王平
图片|网络
协调是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统筹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早已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广泛体现和运用。《论语》《学而篇》中提到,“子曰:‘万车之国,当敬物而信,俭以爱人,使民适时。’”孔子认为,“治国”千车之国“井”(指春秋时期的中等诸侯国),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国家大事,清正廉洁,节约开支,爱护官员,服务人民。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另一部巨著《老子》被称为“诸经之王”,可见其文字博大精深,以“道法自然”为基础。哲学意义上的“道”,统筹规划,探讨修身、治国、用兵、养生的方法,但最终还是回归到政治上,是名副其实的“内圣”之学。及外王”。
古人普遍认为天意(即自然)是不可违背的。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果我们能够参悟天地奥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那将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物,人居其一。”庄子曰:“天地与我同在,万物与我合一”。孟子曰:“以心解性者,则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探讨天人关系、主张人服从天命、和谐相处的理念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主流宇宙观,也创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整体思维模式。
古人在认识人类自我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自觉地采用了基于经验的协调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黄帝认为阴阳是万物之本源,是生命的动力。阴阳相辅相成,相互制约。阴阳协调,则身体轻健,阴阳失衡,则引发疾病。这就是中医的起源。让我们先把这个论断的医学价值放在一边。从表述本身来看,这种将人体视为由阴阳组成的整体,以达到阴阳协调为目的的思想,就是整体方针的实际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体现了一种近乎简单的唯物辩证法。它注重事物的整体以及整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统一世界。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统筹各方面、协调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配合是古代军事实践经验的总结
在古代战争中,协同也是历代军事家经常使用的方法。它在整个战争中都被使用,也被记录在军事家撰写的军事书籍中。《孙子兵法》,古代军事家思想集大成者,从战争胜败、攻防战略、战术等角度体现了整体思维方法。 《济章》中说:“故经分五,以算及其情而编之:其一曰道,其二曰天,三曰地”。第四名曰将军,第五名曰法。”在考虑战争的结果时,我们必须考虑政治、天气、地点、人民和法制。《孙膑兵法》 也有人说,要赢得战争,士兵、将领、君主都需要密切配合和配合,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战争。孙膑在写该书时,充分认识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张用统筹谋划的方法来排兵布阵,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另外,军事书籍如《管子》 《六韬》等中也有很多关于协调方法使用的记录。历代军事辩证法都遵循古代军事家在“运筹帷幄”中所说的“运筹帷幄”,包括对人、事、物,包括时间、空间等信息的总体分析、重点选择和利用,以及现有决策的总体规划。该含义还指执行中的操作计划过程。
协调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延伸
几千年来,由于封建社会诸多历史条件的限制,统筹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并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但其所蕴含的总体思维、制度原理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却为当今总体规划理论的基础。其形成和推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基础。纵观西方历史,我们会发现,西方哲学中辩证法和系统思维的发展历史也源远流长,为总体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理论支撑。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注重天人合一、虚实互补、阴阳平衡。它对事物全局的把握能力较强,但缺乏对事物内在构成的深入探究。西方思维模式注重将事物本身的构成细分为多个组成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一个体系。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科学和西方哲学一直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二元性,这与中国哲学注重‘天人合一’相反”。我们今天所说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整体思维和西方分析思维的有机结合。要用整体思维进行统筹规划,理清与目标相关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要运用分析思维,具体分析每一个要素,确定哪些要素可用、哪些要素不可用、哪些要素可以转化。等等,经过统筹谋划、辩证分析,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和计划,避免只顾一件事而丢了另一件事。
统筹规划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协调”的概念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整体性哲学思维和文化传统。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展示了东方人民的智慧,得益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协调”的重点在于“统一”,即指挥和控制,强调整体性、大局观。从统筹理念来看,统筹强调领导者对人、时间、空间、资源条件等进行统筹、整体的部署和规划,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安排,通过统筹、有效的执行,取得最大的效果。产出注重计划、预期、技术和效率的统一。总之,协调不是具体的药方或对策,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存在。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整合平台和顶层设计,注重大局、整体统一。
在中国,通常管理者或有实践经验的人对统筹的理念有粗略的认识,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种不注重极端价值观、注重适度、批判性的综合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为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目标难以确定、方法不完全可控并不断调整时,那种只有范围明确、目标明确、方法可控才有用的系统论就失效了。在自然科学领域,系统思维通过全面综合地衡量各种变量并进行抽象,构建系统模型,以探索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实现技术创新,展现出其强大的一面。在社会科学领域,人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许多混沌和不确定的状态,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各种可变假设的前提下,系统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需要以总体规划为指导,遵守总体规划的规范。
按照统筹兼顾的统一理论,实际研究必须从定性研究开始,然后才能促进定量研究,而在做定量研究时,必须以定性研究作为指导和保证。这是因为任何定量分析只能反映对象的部分性质,而不能反映对象的全部性质。没有定性分析的定量分析就失去了时间顺序差异带来的特征差异,失去了定量分析的本来意义。同样的数量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果用定量分析代替定性分析,或者先定量分析再定性分析,最终可能会依赖模型而固化,导致形而上学。
统筹规划是在人类综合整体思维方法研究、改造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统筹科学作为一种综合管理思想,在“事业——效用”的体系中考虑和处理问题,考虑到“事业——愿景——目的——目标——手段——效率——效益——效用”这样一个大型活动的启动和实施。结局很好,包括运筹学。从规划层面来看,规划可分为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总体规划属于战略层面,详细规划属于操作层面。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访问题协调与管理研究”(批准号:11BZZ020)的核心成果。 ]
该文章最初发表于《社会科学杂志》第1669 期第5 页。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杂志
打造优质思想产品
社科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