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6-08 04:48作者:小乐
我希望我的儿子成龙,我希望我的女儿成凤。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家长的首选之一。随着中国教育部政策的更新,大批中国学生返回澳大利亚。短短三周时间,已有超过2.8万名中国学生入境。澳大利亚顶尖大学预计到2025 年学生入学率和收入将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从而提振经济前景。然而一项调查发现,澳大利亚留学生既面临着巨额的留学费用,也面临着留学后的尴尬处境。越来越多的海归面临着这样的“骨感”现实。
近年来,随着海归人数的增多以及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受欢迎”,海归的迷人光环逐渐消失。留在澳大利亚很难,回到中国也很难。随着留在澳洲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找工作,不少“海归”变成了“海泰”(回国找工作)。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似乎不太受欢迎。事实上,一些家长把送孩子出国留学视为治愈“教育焦虑”的“救命稻草”。这种做法不值得推广。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送他出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外国的月亮更圆。未来的社会将不再仅仅依靠意志力和文凭。海归光芒的褪去,不仅体现了当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实际能力的重视,也唤醒了海归求职者及其家长对自身条件和就业市场需要更加客观理性的判断。既然如此,去澳洲留学还有什么价值呢?
谈到“海归”,市场回归理性。近年来,出国留学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海归文凭贬值、竞争力缩水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指出,受访者普遍对自己的薪资不满意。此外,约30%的受访者认为所学知识无法运用到工作中。调查显示,近60%的海归首次从事普通工作。超过40%的海归月收入税后低于6000元,其中22.7%的人收入分别为6001-8000元、8000-1000元、10001-20000元。分别占13.0%和13.7%。 20001元及以上的占比最低,仅为5.8%。将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预期收入进行比较,只有1%的人认为高于预期,30.1%的人认为基本符合,68.9%的人认为远低于预期薪资。
对于留学经历对个人在国内工作变动的影响,50.1%的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工作晋升,44.8%的人认为基本没有影响。另有5.1%的海归认为留学背景不利于个人晋升。在北上广深,生活成本高于其他欧美城市,一万元的工资只够温饱,远远低于海归的期望。从20世纪80年代的明星楼盘,到本世纪初的挂牌出售,再到现在的折价出售,海归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相比之下,出国留学的费用却逐年走高,一年30万元以上还只是起步价。为什么出国留学的投资和回报相差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首先,国际学生数量过多,质量良莠不齐。第二,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在缩小,国际视野日趋成熟,外国僧人不那么受欢迎。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生数量严重不足。 2000年前后,中国出国人数与回国人数之比为7:1。也就是说,近七人中只有一人回国。此后,海归比例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疫情、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加速了海归回国趋势,留学生回国趋势明显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至2021年,受疫情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生数量持续大幅增加。其中,2020年完成学业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同比增长33.9%,达到77.7万人,同比增速较2019年高出近3倍,而2021年将继续增长:2021年,回国就业的学生人数预计将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4.9万人,同比增长35.01%。可以说,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海归不再是稀有商品,与时势息息相关。就业转向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自然回归理性。
学历太高,留学生很难“在澳洲发展”。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最新澳大利亚薪资报告,澳大利亚平均薪资已达到每年67,902澳元。从各个年龄段来看,40岁至50岁之间的澳大利亚人收入水平最高。对于澳洲移民,尤其是华人移民来说,他们的收入在移民群体中处于较高水平。如此丰厚的福利、相近的时区、干净的环境、澳元的贬值以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可能性,使澳大利亚成为海外学生的热门选择。但事实上,现在的留学生并没有像过去20年出国的前辈那样在澳大利亚扎根、在当地发展。澳大利亚近期发布的毕业生和国际毕业生就业结果报告显示,2022年澳大利亚本地和国际本科生的全日制就业率都有较大提高,但国际毕业生的就业率仍低于本地毕业生。其中,国际本科生全日制就业率从43.0%提高到57.7%,本地本科生全日制就业率从68.9%提高到78.5%。国际毕业生和本地毕业生的工资也存在一些差异。具体来看,国际本科毕业生薪资中位数为6万澳元,本地毕业生薪资中位数为6.8万澳元,分别增长17.4%和11.5%。对于课程式研究生课程的毕业生来说,薪资差异非常明显。国际学生年薪为6万澳元,而本地毕业生年薪为9.16万澳元。然而,对于研究型研究生课程的毕业生来说,薪资差异要小得多。国际学生年薪为89,500澳元,而本地毕业生年薪为96,000澳元。
到2022年,不同国家不同学习层次的国际学生的就业表现仍将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在国际学生来源最多的10个国家中,本科全日制就业率从最高的70.5%(新加坡毕业生)到最低的51.7%(斯里兰卡毕业生)不等。研究生课程毕业生的全职就业率从最高的76.9%(菲律宾毕业生)到最低的51.3%(不丹毕业生)不等。中国毕业生的表现并不突出。数据显示,中国本科毕业生全日制就业率为52.4%。研究生课程作业分数为56.7%,研究生研究分数为82.2%。这些数据表明,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澳大利亚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尽管留学生整体就业率不断上升,但留学生仍面临就业困难。中国留学生就业表现相对较差,可能不仅与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澳大利亚的工作签证政策有关,还与文化和语言障碍有关。同时,澳大利亚大量的职位空缺与国际学生的高学历不匹配。澳洲的工作岗位相对饱和,真正紧缺的职位其实并不需要大学学历。澳大利亚常年紧缺的十大职业中,有7个是只需要职业教育的中低技能职业。需要大学学位的职业的增长速度不如职业教育。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澳大利亚就业与技能局(JSA)最新报告显示,仅需要职业教育资格的工作占去年就业增长的60%,而需要大学学位的工作仅占60%。就业增长。 36%。但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数量远多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大多数需求量最大的职业是中低技能职业。除了医生、护士和软件工程师之外,需求前十名中仅需要职业教育证书的职业还包括儿童和残疾人护理人员、汽车修理工、零售经理和厨师。
澳洲留学是“镀金”还是“散金”?在澳大利亚,教育产业是该国第三大出口产业,领先于旅游业。如今,在任何大学教室里,你都能看到一群亚洲面孔。这也提醒我们中国、东南亚和印度学生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中国学生已经成为了交了学费才觉得被需要的人。但作为国际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我们必须有成本意识。澳大利亚大学越来越依赖学费收入来生存,学费往往会上涨。目前澳洲留学大致费用如下:
研究生$25,000-$40,000澳元/年; MBA $25,000-$60,000澳元/年;本科$20,000-$40,000澳元/年;中学$15,000-$35,000澳元/年; TAFE $1,500-$22,000澳元/年;英语课程$350-$700 澳元/周。食宿价格实惠,但住在校内宿舍则较贵。如此算来,每年的费用永远是几十万元。随着国际边境的重新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澳大利亚。国际学生要面对高昂的租金,在一些热门地区租房子非常困难。如果算上社交、汽车维修、旅行、购物和回家的机票,这个数字还会更高。在不打工的前提下,每年的开支在40万到55万元之间,还算合理。对于中国新兴中产家庭来说,这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作为一个小康之家的人,可以不择手段。不过,大多数家庭还是希望读书能赚钱,所以需要理清思路,慎重选择学校和专业。因为,本质上,无论是在澳洲还是回国,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才是决定回国留学生价值的基本逻辑。
不能想当然地将“海归”与高薪留学生、国内大学毕业生进行比较。不能说海归有绝对优势。但在外语能力、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方面,海归的优势确实更加明显。但海归学生和家长需要冷静。虽然很多海归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从基层做起,但薪资并不一定太高。但由于视野广阔,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进步会比同龄人快得多。
有关“海归”就业难、起薪低的消息,会让不少准备出国留学的人产生疑虑。事实上,毕业后第一次找工作时,遇到低价是很正常的。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起薪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往往需要几年的考验才能逐渐显现出来。但国内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却以“是否拥有独特的技术或技能”为分界线,将“海归”群体划分为“小海归”和“大海归”。还有一类海归,被称为“浴蟹”海归。所谓“浴蟹”,是指蟹贩从外地贩运螃蟹到阳澄湖,放入阳澄湖浸泡一段时间,最后打捞上来,冒充“阳澄湖大闸蟹”。 ”也就是说,这些螃蟹并不是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而只是过路蟹。从阳澄湖取水。 “沐浴蟹”式的海归,是指留学生出国旅游。她们虽然接受了欧式风情和美感的洗礼,但仅限于此,在技艺和眼界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有的甚至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堪称海归。仅拥有普通文凭、缺乏技能和经验的“小海归”甚至“浴蟹”海归显然竞争力较差,而拥有名校优秀文凭或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大海归”仍处于领先地位的人才金字塔。与市场需求脱节,“浴蟹”海归面临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留学归国地位的贬值,既是留学人数快速增长带来的稀释效应,也是社会日益开放、中外交往日益密切的结果。雇主不再轻易受骗,有的吃过亏,也记性好一些。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泡沫迟早会破灭。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留学生及其家人的心态。 “海归应该有好工作”的理念与前些年的“大学生应该有好工作”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巨婴综合症”。雇主不在乎你在考大学时惹了多少麻烦,也不在乎你在国外留学期间卖了多少磅铁。雇主只关心你能创造的价值。这些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只认身份不认能力的时代早已过去。在今天的中国,人们更看重表现和能力,而不是文凭。
出国留学的回报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出国留学是人生一段更长久的经历,而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和招聘。如果只用显性的利益来表征和标签,那就太片面了。很多人习惯于用主观的视角,通过一些可衡量的数据来审视他人。但事实上,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了解别人背后的经历和收获。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就会分为短期套利和长期价值。网络上热议的留学回报,都是注重短期变现。我希望自己一毕业就被人包围、支持,嫁给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一般来说,留学费用短期内赚不回来很正常,否则巴菲特会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上学。即使对于澳大利亚本地学生来说,大学学费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学生贷款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半辈子的时间才能还清。留学的经历给我们带来的可能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回报,甚至不是知识本身。如果大家能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就会一致认为出国留学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思维的拓展和视角的改变。这种能力只有在达到基础工作之外的更高水平时才会发挥作用。出国留学作为一种投资,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还有精神上的回报。去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生活,会让你知道,生活方式并不只有一种。留学的重点不仅是学历,更是世界观的重塑。出国留学只能保证我们增加经验,但并不能保证我们成功。出国留学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个体差异也决定了每个家庭对孩子留学的期望以及对留学价值的不同衡量。无论是远征美国常春藤名校,还是国内名校,家长在制定计划时都要慎重,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但如果家里经济实力足够,孩子又是一匹马,为什么不让它出去跑跑呢?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