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6-08 17:07作者:小乐
大概是出于对台湾政局不稳的担忧,蒋氏家族的后人将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珍贵日记原件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旧金山南湾的硅谷。它是美国高科技中心,也是IT产业的“首都”。
蒋介石的日记手迹之一
我曾多次去过素有“西方哈佛”之称的斯坦福大学。当时,加州首任州长斯坦福的独子因伤寒去世。他决定捐出全部家产建造一所大学,造福加州的孩子们。因此,1891年创办的大学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如今,斯坦福大学的米色石头建筑,由一大排拱形门组成的长廊,古色古香,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美国许多名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其中包括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胡佛。这里的图书馆以胡佛的名字命名。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很容易找到胡佛图书馆,因为高285米的胡佛图书馆主楼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然而,当我来到胡佛图书馆时,却被告知,“二蒋”的日记就存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档案馆里。
胡佛研究所的档案馆虽然位于图书馆附近,但由于档案馆在地下,所以不太好找。找了好几个路人,终于找到了地下室的入口。沿着长长的斜坡走下去,尽头有一扇门。打开门后,有一条垂直于斜坡的地下走廊。走过昏暗的走廊,我突然发现这里有一个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档案阅览室。但进入阅览室前,必须持身份证办理阅览证。管理员知道我想看蒋介石两位的日记,就告诉了我一系列的注意事项:阅览室不准携带相机、扫描仪、便携式复印机,因为蒋介石两位的日记—— sheks只允许手抄,不允许抄写。相机和手机不准带入室内。此外,甚至连手提包和笔记本都不允许带入室内。我不得不把我的手提包、手机和相机存放在入口处的铁柜里。
当我进入阅览室时,档案员听说要查阅两位蒋介石的日记,立即递给我一份查阅须知,严禁复印,并让我签署保证书。然后,她给了我一本关于蒋介石日记的使用说明书,强调两本蒋介石日记在美国是受版权保护的,版权属于蒋氏家族,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出版。
江家父子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他将这本日记交给了儿子蒋经国。 1988年蒋经国病逝前,将蒋介石的日记和自己的日记送给了三儿子蒋小勇。 1996年,蒋小勇去世,两本蒋介石日记由蒋小勇的妻子蒋方志一保存。 2004年冬天,蒋方志一决定将蒋介石的日记暂时存放在胡佛研究所50年。在这五十年里,蒋氏家族可以随时撤回蒋介石的日记。蒋介石两位日记共约50卷。其中,1917年至1945年底的蒋介石日记可供查阅。1946年至1975年的蒋介石日记,经胡佛研究所研究人员查阅后,尚未逐步公开。蒋经国1937年至1979年的日记尚未公开。
我填写了蒋介石日记借阅表。档案保管员给了我副本,每月一叠放在文件夹中,我一次只能借一个月。管理员还给了我一大叠白纸,上面写着胡佛研究所的字样让我复印。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我开始看蒋介石的日记。他的日记是用毛笔工整地写在一本特制的日记本上的。无论是在军营还是视察各地,他每天都写日记。就连当天的气温、气候,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他的日记除了记录自己的日常行踪、公务、会见客人外,还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各种看法。他在1927年的日记中,几乎每天结束的时候,都抄下自己的二十四字座右铭:“立志养精,求才任能,谨言慎行,惩怒抑欲,务实求真。”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按照当时的日记格式,他除了每天写日记外,还要写“本周的感想”和“本月的感想”。蒋介石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反思和感受。有的《本月感言》甚至有二十条之多。此外,还有“下周的日程”和“本月的大事日程”,蒋介石也一一写了出来。
我发现蒋介石的日记里经常贴有剪报。例如,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后,蒋介石在日记中贴上了中央社有关原子弹知识和发展历史的文章剪报。日本投降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关于战后美国外交十二点的讲话,蒋介石也将其剪切并粘贴到了日记中。
我注意到蒋介石的日记里有些地方是用黑笔涂抹的。由于我看到的是复制品,我无法判断这些涂片是否是原件?据我仔细观察,这些污点往往涉及政治敏感问题。据估计,胡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审查时将副本涂抹在副本上,然后复制以供公众检查。
毕竟用笔抄写太慢了,更何况回来后还得输入笔记本电脑。第二次去的时候,我带了笔记本电脑,可以直接输入,提高工作效率。没想到管理员不让我带笔记本电脑进入档案阅览室,因为我担心有些笔记本电脑上有微型扫描仪。我没办法,只能坐在那里和妻子一字不差地抄下来。
蒋介石日记是蒋介石本人写的。虽然它反映了蒋介石的观点,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正因为如此,蒋介石日记可供公开借阅的消息引起了各界历史学家的关注。抄袭者来自世界各地,层出不穷。中午,抄写员们聚集在阅览室外的休息室,一边吃着自带的干粮一边聊天(附近没有餐馆)。这里成了最好的交流场所。在那里我遇到了南京的历史教授和台湾的历史学家。台湾的黄教授告诉我,他正在研究“评价蒋介石”的课题,蒋介石的日记是一份重要文件,所以他在这里抄了很多天。最努力的人是来自台湾的卢先生。他原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现在他退休了,也在研究蒋介石。他来这里已经半年多了,一直在抄写。
我翻阅了1927年“四十二”政变前后和红军长征期间蒋介石的日记。特别是我仔细回顾了蒋介石在日记中记录1945年8月至10月在重庆谈判期间与毛泽东的会见和谈话的情况,以及他对毛泽东的印象。
我期待着阅读1949年后的蒋介石日记和正在编写的蒋经国日记。下次去美国,我会花更多时间“浸泡”在胡佛研究所的档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