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8-09 07:17作者:小乐
美国雕塑艺术家、极简主义艺术大师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 于纽约当地时间3 月26 日去世,享年85 岁。塞拉以其针对特定场地景观、城市和建筑创作的大型雕塑而闻名。环境。他被描述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他强调作品的材质、与公众的互动、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他以其壮观的金属板抽象雕塑而闻名,他标志性的抽象雕塑改变了博物馆、公园,甚至整个景观。
他的雕塑作品犹如“铜墙铁壁”,庄严肃穆,雄伟壮观,给人一种震撼而复杂的感觉。
理查德·塞拉
理查德·塞拉的律师约翰·西尔伯曼告诉当地媒体,塞拉在纽约的家中死于肺炎。
在他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塞拉将自己确立为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塞拉以其大型雕塑而闻名,他主要用钢创作。他抽象扭曲的作品似乎拥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的作品不仅可以观察,还可以探索、体验和感受。他的大型特定场地户外雕塑,无论是安装在草坪上还是永久安装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中,都为公众提供了一种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新方式。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 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装置《The matter of time》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 的开创性艺术探索了艺术品、空间和观众之间的位移关系。尽管理查德·塞拉的雕塑是抽象的,但它们是可以被感知和理解的,因为作品的内涵在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中创造了和谐。
塞拉1938 年出生于旧金山,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俄罗斯人。塞拉在父亲工作的造船厂长大,年轻时也在钢铁厂工作养活自己。
理查德·塞拉
他是极简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早年,他在高中时是一名橄榄球前锋,也是一名狂热的冲浪者。塞拉于1957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英语文学,然后转学到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并于1961 年毕业,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他在耶鲁大学继续深造,获得艺术史学士和硕士学位。在那里,他为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也由大卫·卓纳(David Zwirner) 代理)工作,并结识了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 和布莱斯·马登(Brice Marden)。
塞拉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但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他以油画作为主要创作方式。然而,1966年他参观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后不久,就看到了艺术大师迭戈的作品《宫女》。从那时起,他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与这些巴洛克大师的才华相提并论,于是他放弃了油画。但素描仍然是他后来艺术生涯的核心之一。
他还受到法国现代雕塑大师布朗库西的影响。 1964年,塞拉获得耶鲁大学奖学金前往巴黎,第一次看到布朗库西的雕塑,并被深深吸引:仅边缘的一条线就能暗示雕塑的体积。因此,他在加州的阳光下度过了一个下午,与女权主义艺术家Linda Bingles 讨论弧线:代表倾斜时形状重量的线条。
理查德·塞拉的作品
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1966 年搬到纽约后,塞拉致力于激进和扩展雕塑的定义,从早期对橡胶、霓虹灯和铅的实验开始,一直到他的大型钢铁作品。他在纽约的早期作品,如《To Lift》 和《Thirty-five Feet of Lead Rolled Up》,反映了他对工业材料和他所选择的介质的物理特性的迷恋。 1970年代初期,塞拉开始创作特定地点的大型户外雕塑,其中包括由六块大型混凝土块组成的职业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Shift》(1970)。他在城市和自然景观中的大型作品重塑了公众与艺术的互动,有时引发争议,例如1981年曼哈顿的“倾斜的弧线”《Tilted Arc》。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 的“倾斜弧”(《Tilted Arc》) (1981),一座120 英尺长的雕塑,将曼哈顿下城的联邦广场一分为二
在过去的四十五年里,理查德·塞拉在欧洲和美国创作了许多纪念性装置和雕塑。其中包括1984年至1985年放置在卡内基艺术博物馆入口处的《卡耐基》、1990年在冰岛出现的《阿凡嘎》(Afangar)、1994年至1997年被古根海姆博物馆永久收藏的《蛇》,以及2011年雕塑《第七雕塑》于2014年在多哈揭幕,2014年位于卡塔尔查科利市布劳克自然保护区的永久装置“东-西/西-东”(East-West/West-East)。他的作品开始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传播,从空旷的郊区到高耸的山脉再到城市广场,你几乎都能看到塞拉的影子。
2014年,永久装置“东西/西东”位于卡塔尔查科利的布劳克自然保护区。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以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方式探索了艺术品、地点和观众之间的位移关系。作品的内涵体现在观众的理解中,而不是雕塑本身。雕塑的空间结构和时间视角是观众理解理查德·塞拉雕塑作品的不同方式。观众不需要了解雕塑,而是需要亲身体验。当人们在雕塑周围的空间中行走时,他们的体验就是作品的内涵。
(本文综合CNN、维基百科、《前线》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