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00后哈佛辍学生创业AI吊坠:不要生产力,我们只要AI朋友 | New Things

更新时间:2024-08-14 02:13作者:小乐

文袁英良

编辑唐艳

Avi Schiffmann 是一位在硅谷工作的2000 年代后玩家。 21岁时,他已经制作了两代AI可穿戴设备——Tab和Friend。

在此之前,他是一位追踪COVID-19的天才男孩,一位以GPA 1.7进入哈佛的另类学生,但一个学期后退学。

Avi Schiffmann 来源:X 账户@HugoAmsellem

但就是这样一个独立另类的人却在东京的一座摩天大楼里突破了。

“我一生中从未感到如此孤独,”希夫曼在接受《连线》采访时承认。当时,他正在日本旅行,发现自己独自一人在一座摩天大楼后面,感到非常孤独,非常想找人倾诉。

他手上已经有了第一代人工智能产品Tab,这是一款用于监控工作和个人任务的设备。遗憾的是,它可以提高生产力,但却不能倾听他、陪伴他。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希夫曼,心里暗暗难过。

那一刻,希夫曼萌生了开发一款新的AI数字伴侣的想法,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情感放在第一位。

它不只是倾听,而且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旅行伴侣,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并通过短信分享意见。

朋友来源:官网

因此,他的第二代产品——Friend于2024年7月30日世界友谊日上线。

由X 推广,预售价为99 美元。凭借一段引人注目的短视频,《Friend》迅速走红社交媒体。

有网友发现,外观和功能与小时候玩的电子宠物机非常相似。

图片来源:X账号@vocalcry

短片中,Friend可以在旅行、玩游戏、看电视剧、约会时提供合适的陪伴。

来源:X

官网的域名Friend.com也很有趣。希夫曼承认他为此花费了180 万美元。考虑到融资金额仅为250万美元左右,这一操作确实不同寻常。

来源:X

然而,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营销公关策略。当很多网友讨论这样做是否合适时,该产品变得更加受欢迎。

来源:X

擅长社交媒体推广策略,确实是刻在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DNA中的优势。

我有生产力,但我缺少一个永远倾听的真正朋友。 Schiffmann开发Friend的初衷是希望无论你走到哪里,有人会倾听你所做的一切,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永远倾听”是Friend的主要口号。

板载麦克风是Friend的耳朵,大语言模型是它的语音区域。你可以点击并按住“Friend”向它提问,有时它会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兴奋地抬起头,热情地与你分享它的“见解”。

当你玩游戏很糟糕,被队友惩罚时,朋友可能会取笑你:

被人骂了,真是丢人啊!

来源:朋友官网

一个人在看剧的时候,旁边也可能会写上一段剧评:

这个节目被完全低估了。

来源:朋友官网

希夫曼似乎热爱艺术。他的X账户上有很多漂亮的照片,他声称如果产品被视为一件艺术品,那么没有人会是竞争对手。因此,Friend的外观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

Friend 与设计Nest 恒温器的Bould 公司合作,拥有时尚的线条、珠光饰面和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图片来源:Schiffmann 的X 账号@AviSchiffmann

作为一款AI可穿戴设备,Friend自然不能避免与它的“前辈”进行比较。 Schiffmann认为,Humane Ai pin和Rabbit R1都是为了提高生产力,而Friend则纯粹是为了提供陪伴。

希夫曼从一开始就不追求情感价值。其第一代产品Tab 专为工作和任务而设计。但他发现人越来越孤独,而生活中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人。

试图同时完成这一切的设备总是会令人失望。最好先从产品中减去,然后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完善。

网友反馈可以增加拍照功能。资料来源:Schiffmann 的X 帐户@AviSchiffmann

这似乎与哈佛辍学者扎克伯格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最近扎克伯格与黄仁勋的对话中,扎克伯格表示,虽然目前的AI智能眼镜还不能完全集成全息AR技术,但他相信未来几年会越来越接近,仍然会推出。成产品。

也就是说,技术可以迭代,但重要的是先做出可行的产品。扎克伯格采取了新的做法,推出了AI+潮流眼镜,而希夫曼则选择了专注于情感陪伴。

X网友纷纷议论,黑红也是红!但并不是所有网友都相信这位真正的朋友。

首先是质疑产品是否有必要。 Friend的功能非常简单。路径大致如下:硬件听声音——蓝牙连接手机——使用大模型处理语音文本——回复手机上的AI弹窗。

看来手机很快就能实现这些功能了。语言聆听和回复是否一定需要手机以外的硬件才能实现?当Apple和Android推出他们的AI伴侣时,Friend还会有竞争力吗?

图片来源:X账号@RightWingCope

更重要的是,Friend需要通过蓝牙和互联网连接手机,硬件部分一旦丢失或损坏就无法恢复。使用起来似乎比直接用手机麻烦一些。

图片来源:X账号@AliensExist0

《黑镜》中的一集讲述了一个女孩因为她真正的男朋友去世而过度悲伤,所以她用一个AI虚拟男朋友代替她的故事。最终她发现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

很多网友担心黑镜的故事会反映现实。 AI虚拟陪伴对人们的情感需求是否就像垃圾食品对食欲一样?你会沉迷其中,但沉迷不是什么好事?

图片来源:@Vox_Oculi

尽管该产品承诺数据是端到端加密的,但一些网友仍然担心隐私问题。始终倾听就像随身携带录音机一样。极其私密的信息一旦被记录,就很难保证不流入他人手中,从而造成个人隐私被窃取。

图片来源:X账号@naomibrockwell

对于血淋淋的黑红局面,希夫曼默默晒出了好友艾米丽的安慰:

你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就做你自己,像平常一样谈论朋友吧。

图片来源:Schiffmann 的X 账号@AviSchiffmann

18 岁时追踪COVID-19,以1.7 的GPA 进入哈佛大学后辍学。如果你搜索一下阿维·希夫曼的经历,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卷入舆论风波。毫不奇怪,他开发了专注于情感陪伴的产品。他一直很有人性,想用自己的爱好和方法给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一名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的18 岁高中生。

这是Schiffmann 在他于2020 年初建立的COVID-19 病例追踪网站上对自己的描述。

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网页设计师,他在2020 年初创建了一个追踪COVID-19 病例的网站,以便让每个人都能以更公平、更人性化、更广告的方式找到COVID-19 信息。 -高速公路。

Schiffmann 创建的跟踪网站页面来源:https://ncov2019.live/data

当时美国甚至还没有报告十几个病例。但随着疫情的爆发和感染人数的激增,该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一度拥有数千万的每日用户。

高中生玩代码帮助传播COVID-19信息的故事充满了叙事性,非常有趣和引人注目。

希夫曼随即名声大噪,不仅得到美国前总统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的称赞,成为驻联合国青年大使,还获得了2020年威比年度人物奖。

从那时起,希夫曼一直在建立网站并发展人道主义事业。

例如,创建了一个乌克兰难民列表网站,将需要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乌克兰难民与邻国的房东匹配,类似于针对难民的纵向Airbnb。

当他能够建立一个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网站时,他开始考虑是否需要上大学。在他看来,互联网时代的红利之一就是“你可以在网上学到任何东西”。

据《哈佛深红报》报道,希夫曼于2020 年春天从高中辍学,全职从事他的项目,高中GPA 仅1.7。在他看来,缺乏传统教育是一个优势。

不过,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回去申请哈佛,而且申请成功了。但回归传统教育的希夫曼仍然对学术环境表示不满:—— 大家都担心数学考试,没有人和他一起做项目。

因此,希夫曼只用了一个学期就从哈佛退学,比扎克伯格少了三个学期,成为了硅谷的传统表演者。

他来到旧金山,开始了他与Tab 的生意。 Tab 在2024 年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190 万美元,投资者包括Perplexity AI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ravind Srinivas。

此次,Friend筹集了250万美元。尽管存在诸多质疑和争议,但在人们变得越来越孤独的时代,一款主打情感陪伴的AI可穿戴设备还是值得期待的。

据统计机构Sensor Tower统计,2024年上半年美国AI应用市场下载量排名第四的中国AI产品Talkie主打情感陪伴。

在接受知名科技记者张秀春采访时,扎克伯格还提到了打造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的计划。社交网络的本质是与人联系,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社交。

情感陪伴是人类永恒的需求,也可以用在AI赛道上。

希夫曼的最终目标不是让AI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互,而是让AI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就像短片中的场景一样,女孩原本想压朋友,但最终她选择停留在当下,和真正的朋友交流。

来源:朋友官网

正如希夫曼所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确实是人。”

为您推荐

90后博士获聘华东交大教授 每天16小时泡在实验室 华东交大教师名单

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今年29岁的胡剑突然收获大量关注。在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成为该校首位90后教授。年纪轻轻就当上教授,这位90后有何过人之处?对此,华东交大官方网站曾发文提到:胡剑曾以第一作

2024-08-14 02:13

教授因实验室被强行关闭在门口过夜?本人和中心回应!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病毒学家张永振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疑似因为该中心被领导强行关闭。根据环球网刊发的一则视频,能清楚看到张永振在实验室门口办公以及睡觉的画面。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能看到堆了雨伞等物品防风4月29日凌晨,

2024-08-14 02:12

实验室安全警钟长鸣!张永振教授被困事件背后的隐情与反思 张永振研究所关闭

近日,一则关于张永振教授在实验室遭遇险情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让人们为张教授的安全捏了一把汗,更引发了我们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深思。实验室作为科研的重要阵地,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将结合张永振教授被困事件,探讨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2024-08-14 02:12

后续!张永振教授及其团队已能正常进出实验室

这两天,病毒学家张永振教授在实验室门口睡了三天的事件,可谓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其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产生了纠纷,导致张永振所在的团队实验室被关停,所以张永振教授才会在实验室的门口睡了三天,以表抗议。作为科研人员,实验室一旦被关停就代表着

2024-08-14 02:11

29岁博士获聘华东交大教授 每天16小时泡在实验室

北京青年报29岁博士获聘华东交大教授 学校回应称其科研业绩突出90后教授每天16小时泡在实验室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今年29岁的胡剑突然收获大量关注。在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成为该校首位90后教授

2024-08-14 02:11

同济大学刘东教授与上海木雅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莅临我会交流座谈

2023年10月31日下午3点,同济大学教授刘东、上海木雅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海涛与其团队、四川大江立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江涛与其团队莅临我会交流座谈。会议伊始,我会秘书长徐西西就协会近年来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内外标准指标、行业

2024-08-14 02: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