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6-07 17:53作者:小乐
马里亚图·卡格博总是在炎热的午后出现在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东润枫景社区东风南社区的核酸检测现场。穿着防护服,她引导居民扫描二维码登记,维持队列秩序,忙碌着。他忙忙碌碌,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人们一眼就能认出她,或许是因为她蓬松的卷发和古铜色的皮肤,也或许是因为她裸露的眼睛,总是闪烁着友善和热情的光芒。 “你做了核酸检测吗?” “你今天真漂亮!”她用流利的中文大声向大家打招呼,欢快的声音在人群中穿梭。
志愿者玛丽亚.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007年,玛丽亚从塞拉利昂来到中国,因参加《星光大道》节目而被中国观众所熟知。后来,她获得了世界小姐双料冠军,被称为“黑珍珠”。
15年来,玛丽亚早已将中国视为她的第二故乡。她从来不吝惜自己的善良。她多次前往地震灾区救援,为贫困儿童捐款。 2019年,她搬到了东润枫景社区。每当疫情严峻时,玛丽亚就主动联系社区,坚守在第一线。
在玛丽亚眼里,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她相信真诚的力量:“只要努力,就会得到回报。”
“不想停下来”
玛丽亚总有办法平息居民的愤怒。
如果有人不耐烦排队向志愿者抱怨,玛丽亚就会走过去安慰他们:“你很漂亮!”如果有人想插队,被劝阻后,她会争论一会,然后绕到对方身边安慰:“兄弟,你生气的时候不好看,但是你笑起来很好看。”她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矛盾。
5月2日以来,玛丽亚一直守护在东润枫景社区东枫南社区的核酸检测点。
其实她住在附近的另一个小区,但由于东风南社区是老小区,一些老人需要扶助和轮椅,上下楼做核酸检测也不方便。志愿者年龄较大,因此32岁的玛丽亚主动加入东风南社区志愿者队伍。
每天,她和十几名社工、志愿者一起接待1600多名居民。天气炎热,热心老党员郑雪红煮了一锅绿豆汤。玛丽亚会把二十、三十公斤的锅顶在头上,走到各个地点,给志愿者们端上冷绿豆汤。
天气炎热,玛丽亚拎着大锅,给志愿者送去绿豆汤消暑。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打车走吧!”社区纪委书记邢军建议,玛丽亚一再拒绝:“别费心了,在我们老家,我头上都扛过比这个更重的东西。”但刑君看到玛丽亚浑身是血。浑身都是汗,背也湿透了。晚上回到家,玛丽亚发现自己的双脚已经麻木了,裸露的皮肤被太阳晒肿了,本来就不长痘痘的脸颊也因为闷热而长出了痘痘。
这是玛丽亚第一次穿防护服。她的身上贴着一层塑料,锁住了里面所有的高温。 “那些年长的志愿者也穿了防护服,工作时间也比我长。我这么年轻为什么要抱怨呢?我只能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然后就慢慢习惯了。”
邢军告诉玛丽亚,志愿者可以休息一两天,但她每天中午都会准时出现在核酸现场,做自己该做的工作。
遇到玩耍的孩子,玛丽亚主动挥手:“你做核酸检测了吗?”当遇到忘记带身份证的居民时,玛丽亚也善意地提醒他们:“不带身份证会让大家排队等很长时间,明天可以带身份证吗?”居民不好意思地回答:“好吧,我明天就拿来。”
玛丽亚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老人推着轮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有老人行动不便时,她会搀扶着送上楼;当看到核酸检测物资即将用完时,玛丽亚会迅速通知邢军;当工作即将结束时,她总是和志愿者们一起,主动将医疗垃圾和物资妥善收集。每当有人让她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做点别的事情时,她都会焦急地问:“要多久?我还要回去工作,不想停下来。”
“玛丽亚参加志愿服务并不是为了做秀,她每天都很勤奋,会坚持到最后。”刑君说道。
“这就是我的幸福”
这并不是玛丽亚第一次来中国志愿服务。最早的一次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
当时玛丽亚正在中国演出,她听到有人谈论地震。演出一结束,她就带着行李只身赶赴四川参与救援,成为第一批赶赴地震灾区的外国人之一。
在震区的三个星期里,玛丽亚帮助救援队寻找埋在废墟下的老人,并唱歌安慰不想截肢的孩子们。最累的时候是她随队伍徒步5个小时,背着10公斤物资翻山越岭寻找群众、送药、安慰伤员。后来,她因病情不得不返回北京就医,但她坚决拒绝住院。 “我说我想回四川,因为我以前做了很多工作。在我的鼓励下,很多人愿意吃药、看病。”她说。医院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有些人会请我安慰病人。当病人不耐烦的时候,他们就会劝说:“我们去找玛丽亚吧。”
玛丽亚在地震灾区做志愿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两周后,玛丽亚再次回到震区,并停留了一个月,为震区儿童筹集资金。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时,玛丽亚再次前往震区参加志愿服务。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玛丽亚与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合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些人不赞成玛丽亚的做法。 “有人骂我,说我来这里赚钱,然后把钱带回非洲。”但玛丽亚知道中国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2004年,玛丽亚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就患了重病,完全不懂中文。一位不认识的女子带她去了医院,并帮她支付了手术费,这让从小失去父母的玛丽亚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温暖。
她始终铭记这份恩情,决定留在中国生活。十年来,她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不断学习中文,活跃在公益领域,成为了一名模特、歌手和演员。 2019年,玛丽亚搬到了东润枫景社区。不久之后,COVID-19疫情也变得严重。
玛丽亚向邻居伸出援手。邻居找到了邢军,转达了玛丽亚的请求。 “当时太忙,忘记了,后来住院医生又来看我,我就决定先去见见玛丽亚。”邢军说。
2020年,玛丽亚作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测量体温。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段简短的交流,让邢军想起了中文流利、积极热情的玛丽亚。她让玛丽亚协助保安在小区门口扫码、测体温、登记。每次居民见面,玛丽亚都会友好地打招呼。有时她还会为员工们做可口的饭菜,希望解除他们的疲劳。疫情结束后,玛丽亚被评为东润枫景社区“荣誉居民”。
5月2日,当玛丽亚得知社区再次需要人手时,她主动找到了邢军,想要为自己生活了近三年的家园做出贡献。截至5月21日,玛丽亚已参加十余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虽然她不住在东风南社区,但社区里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个来自塞拉利昂的小女孩。
“给我一个小时,你一定会爱上我的。”
玛丽亚一直觉得志愿服务是一份“幸福的工作”:“只要大家能够配合,做好防控工作,我就幸福了。”
她将以往的经验运用到了这次志愿服务中。一名居民受伤,头部流血。刚刚完成工作的玛丽亚看到了这一幕。她扶着居民进了屋,小心翼翼地擦去血迹,然后配合医生仔细包扎伤口。星君以为她温柔又冷静,但玛丽亚自己却知道,她非常害怕血。
但玛丽亚仍然记得,汶川地震后,医生告诉她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哭。她不断提醒自己:“哈,没关系,很快就会过去的,你一定要微笑。”
玛丽亚和其他工作人员治疗受伤居民的伤口。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她从未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过这些经历,也没有主动告诉家人和朋友。
“这次疫情开始后,很多人问我现在怎么样。我只是给他们发了照片,说我在工作。他们问我是否害怕,并告诉我,‘你要保护自己!’”我的家人和朋友不同意我做志愿者。”玛丽亚总是兴奋地反驳:“我告诉他们,别担心,我们都很好,疫情迟早会过去的。为什么我要留在家里离开?天,但善良会留下来。”
善意并不总能得到回报,许多居民在不理解她的情况下拒绝了她。
在这次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她结识了一对母女。他们认为玛丽亚不懂中文,就当着她的面说:“看看那个外国人,别跟她说话。”玛丽亚什么也没说。再次见面时,她主动打招呼:“你们真漂亮!”玛丽亚笑了。赞扬他们。接下来的几天,玛丽亚明显感觉到母女俩对她的态度放松了许多。他们甚至主动过来称赞玛丽亚的工作。
玛丽亚理解这种寒冷。她去过很多地方,也因为外国人的身份被很多人拒绝:“我们的文化、观念不同,需要时间去适应。”
玛丽亚引导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有序排队。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位老人身体不好。口罩戴久了就会喘不过气来。玛丽亚每次见到她,总会跑过去照顾她。半个月过去了,老人似乎恢复了很多。 “她还会告诉我很多她内心的想法。”玛丽亚相信,自己的真诚总会打动对方:“给我一个小时,你一定会喜欢我,因为我是真诚的。虽然我是外国人,但我有一颗‘中国心’。只要对方慢慢地了解我,他们对我的态度总有一天会用爱来解决。”
家庭
因为这次疫情,玛丽亚多了很多“亲人”,比如家住东风南社区的72岁老党员王宝胜。他是东润枫景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防疫志愿服务队队长。在居民中颇有威望。
在这连续十几轮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王宝生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达核酸检测现场,摆好桌椅,贴上二维码,穿上防护服,等待到来。第一批居民。只要找到王叔叔,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当有居民抱怨巡查时噪音影响休息时,王宝胜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要求志愿者用手势代替说话,并将队伍向后退了20米,以减少对居民的干扰。有人争吵、埋怨、埋怨,王宝胜却耐心地解释、安慰。
玛丽亚最记得的是,一天的工作结束后,王宝生整齐地收集物资,捆扎医疗垃圾,打包剩余的核酸检测物资。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一个饱受背痛困扰的72岁老人。
东润枫泾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防疫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宝胜。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东风南社区工作的志愿者大多是50多岁、60多岁。 32 岁的玛丽亚是最年轻的。她还得到了王宝胜的特殊照顾。 5月13日,玛丽亚生日,王宝胜邀请她回家吃长寿面。王宝胜的妻子还教玛丽亚如何做中餐。在玛丽亚眼里,王宝胜是她的“叔叔”,王宝胜的妻子是她的“阿姨”。
同样是在生日那天,玛丽亚取消了生日聚会,但仍然按时参加了志愿者服务。社区党委书记高强为玛丽亚送上了鲜花和生日祝福。
玛利亚记得上次在志愿服务点过生日是在汶川地震期间,她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但这一次,“家人”记住了。
5月13日,玛丽亚的生日。东润枫景社区党委书记高强(左)为玛丽亚送花。平时,玛丽亚总是嘲笑晒黑的高强是她的“老乡”。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然才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天,但社工和志愿者们已经把玛丽亚视为家人了。加油站站长王亚东记得玛丽亚喜欢巧克力和美味的羊排,就邀请她一起享用。
玛丽亚也认为他们是家人。她知道社会工作者的处境有多么困难。整个社区只有十几名社工,但最高峰时有超过8000名居民参与了核酸检测。有的人熬夜清理弹窗,有的人生病也不休息,有的人隔离仍在工作。
她也见证了整个社区在疫情下如何运作和协作。除社工外,朝阳区水利局、气象局等下沉人员,还有东风乡党群办下沉干部、社区民警、移民管理工作站、社区共管党员等200余人会员、辖区单位、物业公司、门店、楼宇管理人员、志愿者、双登记党员等都积极参与了本次核酸检测工作。
Maria(前排左二)与东润枫景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每天,他们都会通过小音箱和居民微信群及时发布检测通知和检测地点更新信息,让居民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检测。他们还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特殊需要的儿童开辟了绿色通道。无论烈日炎炎,还是下雨天,他们都会全副武装,坚守现场。有居民担心志愿者没有时间吃饭,特地送来了酸奶和水果。
玛丽亚被这些团结的举动深深感动,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她的爱。
每逢节日,玛丽亚都会送给他们精心挑选的礼物;东润枫景社区党委书记高强,皮肤晒黑,玛丽亚总是取笑他,称他为“老乡”;社区里有居民在他生病时,玛丽亚虔诚地为他祈祷,并安慰他勇敢地面对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志愿服务结束后,玛丽亚拥抱其他志愿者。新京报实习生秦伟峰摄
由于家庭事务,玛丽亚必须在五月底返回塞拉利昂,也许一年,也许更长一点。她抱着邢军,伤心地哭泣:“我已经五年没有离开中国了,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这么长时间,以前最长的也只有二十天。”星军不断安慰:“没关系,我们可以在线联系你。你会回来的,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离开中国之前,玛丽亚仍然准时出现在志愿服务点。
“我是一个普通人。”玛丽亚解释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钱很少,也没有家人。但现在我在社区里有兄弟姐妹、叔叔阿姨……这么多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他们。”中国是我的家,我相信未来会更好。”
新京报记者左琳实习生秦伟峰
编辑刘谦
贾宁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