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从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说起

更新时间:2024-06-10 14:56作者:小乐

新华社记者于培张戈张玉杰何文袁惠晶

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是如何陆续被发现并破译的? 《里野秦简》为何被称为“我国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解读秦代的“百科全书”?入住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除了满屋黄金之外,还有哪些珍贵的文字印记?甘肃偶然发现的《宣泉汉简》,勾勒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20世纪以来的数百年里,我国出土竹简的新资料不断问世,新的研究不断推进。一些突破性的发现极大地补充了传世经典的不足,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战国、秦汉、魏晋的历史。外观和发展背景。以湖南、湖北、甘肃、江西为代表的“竹简大省”完善保护研究方法,探索新颖的展示方式,推动竹简文化“化冷为热”,让公众更近距离地了解竹简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月6日,工作人员在荆门博物馆新馆楚简陈列馆演示互动设备的使用。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胡静文摄

考古发现的“百科全书”

2023年盛夏,在湖北荆州楚古都济南城遗址以东约1公里处的一处东周墓地,在秦家嘴M1093号楚墓——号中出土了大量竹简。战国中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数量最多的战国楚简。文字最多的坟墓。

竹简出土后,考古工作人员立即妥善提取,运至“国家文物局出土木漆器保护重点科研基地”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进行室内提取,保护和分选研究。 “这批竹简的保存情况不太好,在浸水竹简的纤维饱和点处基本处于临界状态,而且还受到土壤和其他出土器物的挤压。竹简破损严重,变形严重,大大增加了竹简剥离的难度。”荆州文化保护中心竹简修复师何巧云回忆道。

她所说的“曝光”,是探索这些简牍的价值和内涵的第一步。最终,在考古人员和文物保护人员的配合下,这3900多张竹简按照原来的堆叠顺序从上到下被一一拆除。十张纸条初步分组扫描,三万多字被揭晓!紧接着,研究人员在电脑屏幕上仔细辨认纸条的内容。其中一张残破的竹简上竟然有清晰可辨的“数字”——“……二、五、七、三十、五、四、七、二十。”八、三、七、二十、一……”这就是距今2300多年的“乘法口诀表”!这张竹简编号为1645,经专家暂定命名为《九九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开通清洁、保护、研究、展示的“绿色通道”。

《秦家嘴战国楚竹简《九九术》比已知最早的李野秦简《九九表》还要早一个多世纪,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物理乘法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楚代就已经使用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秦家嘴墓地考古项目主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杨开勇说。荆州博物馆.

秦家嘴战国楚简《九九术》(左)与李野秦简《九九表》(右)对比。荆州博物馆供图

先秦秦汉时期,乘法口诀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人力、物力、资产等的计算。乘法公式的例子在《荀子》 《管子》等经典中都有记载。

初步研究表明,荆州秦家嘴墓地M1093出土的战国楚简涵盖了先秦“术”、“语”、哲学、数学、医学、畜牧、文学、日籍等多个领域。古籍《百科全书》为研究先秦历史、文化、思想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在考古研究、典籍收藏、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考古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2023年“中国考古”项目,入围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荣获“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湖北考古新发现》

时间回到2002年6月,酉水河畔,八面山麓,坐落着里耶古城。考古人员在里耶古城遗址的一口古井中发现了一张有文字的竹简。 “古井文字的发现具有非凡的意义。”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回忆,当时正是日野的雨季,雨一直下个不停。抢救井中竹简,最关键的就是时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管理局张春龙、考古专家龙敬莎等人迅速制定抢救发掘方案。井下,龙京砂等工人争分夺秒,丝毫不敢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不断渗入地下,井壁上出现了裂缝。发掘工作仍在深入进行中。古井一旦垮塌,后果不堪设想。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既焦急又期待。终于,当龙惊煞再次小心翼翼地剥去一层泥土时,指尖触到了一些规则的木片。慢慢剥掉木片上包裹的泥土,他又看到了木片上的字。

2024年4月8日,在里野秦竹简博物馆,龙晶沙盯着2004年秦竹出土现场的照片。新华社记者翟翔摄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一天之内就有300多张单条被运到了地面。简上清晰地写着秦朝的年代,“乾陵”地名也频繁出现在简上。似乎在向人们证明里野古城——这座神秘的城市就是秦朝的黔灵县城。一时间,考古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重大发现深深震撼了……

此后,里野共出土秦简约3.6万件,其中大部分出土于一号井,是此前出土秦简总数的十倍。时间范围从秦统一六国之前到秦灭亡之前。其完整的年表和详细的信息是罕见的。

这批不起眼的木片,却成为后人了解秦人真实生活的资料宝库。其中一份《九九表》成为先秦时期乘法口诀的证据。 “二半合一”的文字记载证明当时十进制算术已经有了,并且在楚简《九九术》的基础上有创新发展。

“形如漆皮,软烂如面条”是海昏简给考古队员的第一印象。 2015年11月,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藏棺中出土竹简5200余件、木简170余件。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组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海昏侯墓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泥墓。东晋时期,这里曾发生大地震。坟墓倒塌了,整个棺材都被水淹没了。由于受光照、温度和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影响,简牍的保存条件极差,文物保护工作至今仍在继续。

“为了尽早掌握简牍的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我们联合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基于红外对简牍的文字信息进行了初步整理和解读。在清理纸条期间扫描照片以用于文化保护目的。”杨军告诉记者,海魂简是目前国内单体墓葬和考古中出土最多的一批汉简。它们所蕴含的丰富的西汉历史信息,像墓葬中的宝藏一样再次让世人惊叹。

迄今为止,甘肃省已出土竹简6万余件。其中,最特殊的考古发现不仅出土了两万多张汉简,还揭示了汉代古丝绸之路上一处确切的官方邮政接待设施。

1987年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何双全经过多次考古调查,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戈壁滩上捡到了一处完整的油封卡条。他擦掉泥土,清晰地看到“悬泉置亭”六个工整隶书。汉代悬泉遗址就是这样发现的。

1990年至1992年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墓碑埋藏在遗址的各个区域。这些简牍与沙、土、柴火混合,墨字隐约显露,与古人生活遗物一起出土。遗址西部灰色区域是出土竹简最多的区域,共有木简7000多张。

“我们打开那扇紧闭了两千多年的大门,看到的是毫无生气的建筑、倒塌的房屋、倒塌的墙壁、破损的门、破碎的窗户、纸片……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破败。” ,是什么样的单位?这里的人过得怎么样?”何双全挖得越深,他对这条丝绸之路的过去就越好奇。

何双全介绍,经过后来整理,《宣泉汉简》不仅是对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记录,也是对汉代与三十年代交往的研究。张骞下西域后西域六国的情况,以及丝绸之路道路开辟、运营、管理等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这是现藏甘肃简博物馆的汉代悬泉龙凤画木简。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跨时空通讯》古籍

什么是“滑”?在中国古代广泛使用纸之前,竹简是主要的书写媒介。据考古发现,竹简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乃至魏晋时期。一般继承于甲骨文、金文,后来继承于纸本、刻文,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简籍文献大致可分为文献和典籍两类。就撰写意向和当时的流通情况而言,前者是在一定范围或路径内移送审查机关,且有一定时限;后者追求的是“跨越时空的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文献如果流传到后世,就会失去直接性和实用性色彩,转化为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源,从而转化为经典。”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剑波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陈伟表示,出土的战国竹简国、秦汉、魏晋时期是记载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不可多得的文献。应当像思想文化经典一样对待。收录于当今古籍中。

一般来说,比较长和薄的竹薄片称为“剑”,比较宽和厚的竹板称为“拖鞋”。由于材料易得,又易于制作和书写,可以用绳子编成卷册,以承载长篇文献。还可以通过刻牙、切符、封印等方式增加防伪、保密等功能。因此,在纸张普及之前,竹简是主要的书写载体。

“只有殷祖才有书典。”由于“书”字形似竹简,多数学者认为商代就已使用竹简。《诗经·出车》 远征将士的礼赞“不惜归来,畏惧这简单的书”;《左传》 项公记崔杼叛乱二十五年,“南史氏闻大史而死,执简书”,均可见是使用的可靠记录西周及春秋时期的简牍。

这是3月6日拍摄的荆门市博物馆新馆仓库内存放的楚简原件。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胡景文摄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实物是战国中后期的楚简。随后,大量秦、汉、魏、晋简简相继出土。西汉时期的纸已多次被发现。居延、敦煌、放马滩等地出土的还含有文字或地图,明显是用于书写的。有专家推测,在东晋末年纸张成为官方书写载体之前,竹简仍被广泛使用。

“简”与“牍”也有鲜明的特点和功能区别。我国南方盛产竹子,所以目前发现的竹简多为竹简,而西北气候干燥,竹子较少,多为木简。双行简比单行简略宽,一般在2厘米左右,比单行简宽一倍。由于每张竹简都有两行文字,故称“两行”竹简。可以一起编译,也可以单独使用。条条比“两线”条条宽,有的可达6厘米,长度大多与普通条条相同。它们多为木质材料,用于书写书信、订立合同,或抄写医方、历法等。墓葬中发现的简条大多用于记录随葬品目录。

甘肃简博物馆收藏研究部主任肖从利表示,为了更好地防止漏水,写好的简必须打结,用泥土密封。尤其是公文写完后,为了防止在传送过程中被人私自打开阅读,必须在公文上盖上一块叫做“查验”的木板,然后将查验与公文绑在一起。绳子。将封泥放在印章上,然后在封泥上盖上主管官员的印章进行封印检查的过程,也是成语“闭嘴”的由来。此外,先将竹简古书卷起来。要阅读一本书,您需要打开该卷。这就是所谓的“开书有益”。

甲骨文中的“书”字,就像一串串相连的竹简。为了在编织时固定竹简,在竹简的侧面刻有三角形的缺口。根据简述的长度,有两道编织、三道编织,甚至四道以上编织。由于孔子喜欢读《易》这本书,他多次佩戴连接卡瓦的绳子。后人用“微遍三杰”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奋读书、勤奋读书。

时至今日,一些书籍的书写格式和书写方法仍然继承着竹简时期形成的传统,许多因竹简而形成的成语和典故也流传至今。例如“卷”、“部”、“编”、“连简”、“魏卞三绝”等都与简的形式有关; “定稿”、“历史”、“简牍太多,写不完”等都与简牍的制作、材质有关; “删”、“刀笔官”等词语与竹简时代的文具、书架有关;“契约”、“尺简”、“印章”等与文书制度有关。竹简时代。

这是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火遗址出土的竹简。现藏于甘肃简博物馆(资料图)。新华社

“碎片篇章”“碎片文字”中的中国智慧

战国、秦汉时期,正处于我国历史演变的重要关口。 “一统天下”的商周,经历了春秋战争和战国兼并,走向实行郡县制的秦汉统一帝国和县。私人学术蓬勃发展,著作激增。当时所制定的法规、制度、经学文化,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竹简作为这一历史过程的原始记录和直接遗存,作为远古文献,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

据调查,湖北出土战国时期楚简、秦汉至六朝共82批25000余条,估计超过50万字。其中,湖北发现的宝山楚简、郭店楚简、水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等,都是震惊国内外学术界的重大发现。郭店楚简等文化经典、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等科技文献、水浒地秦简等法律文献,都是我省出土的稀有且独一无二的复制品。它的形成、演变和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海昏侯墓出土的5200余竹简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儒家经典及其教义,其中包括一些失传或较早的版本,对于研究儒家及其经典的传播和演变非常有用。学术价值高。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汉表示,古文献有1200多篇(《诗经》),是当今所见文字数量最多的。另一个例子是《诗经》。共有500多篇,其中有《至道》题名和一些现行版本中没有的简短文字。还有100多件《论语》,是考古学发现的最早的《春秋经》实物,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聪明浪漫的楚人热爱音乐。几十年来,楚地考古发现发现了大量的钟、鼓、箜篌、箜篌、箜篌等乐器,以及描绘音乐、舞蹈场景的装饰图案,但没有发现乐谱。 2021年,考古人员在荆州王家嘴楚墓中发现了3200多份战国简。其中含有音乐符号的160简暂定名为《春秋》。文字主要由天干和一些简洁的符号组成,推测是一系列丰富的韵律。他们的发掘使后人有可能“聆听”2000多年前的音乐。

这是荆门市博物馆郭电楚简陈列馆内的场景(3月6日摄)。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胡静文摄

陈巍指出,过去,由于出土文献数量不足,且多为碎片化,竹简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一般只是证明和补充历史,处于辅助和补充的地位。现在由于资料的积累,特别是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绥胡地秦简、里野秦简、张家山汉简、胡家草场汉简等资料,经过妥善整理和相互考察,学校、简牍已成为边防制度、文献制度、法律制度等研究领域的主要历史依据,甚至是唯一的资料来源。

在“简牍大省”湖南,考古发掘已出土简牍20余批、20万多简,占全国出土简牍总数的三分之二。 《里野》秦简揭示了秦代草根社会的真实面貌;马王堆汉简、走马楼西汉简、五一广场东汉简记载了汉代的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走马楼三国吴简展现了三国时期长沙的生活图景。同时,这些秦汉竹简风格丰富,字迹优美,神韵生动。它们是研究汉字演变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整理简条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杨先云表示,流传下来的文献主要记录中央政府、王公将相的故事,很少看到城市普通百姓的生活。当时的县、村。关于“小人物”的记载往往只有寥寥数语,只能在史籍的零星介绍中见到。然而湖南出土的简牍却记载了大量普通“小人物”的信息,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杨先云举了个例子:《里野秦简》中有12份秦代的讨债文书,记载了12名将士因罪罚欠官府钱财,却因家里贫困而无力偿还的故事。由于秦朝的驻外政策,这些士兵就驻扎在黔灵县服役。他们所在的政府向黔灵县发出追债文件,要求黔灵县官员继续依法向士兵追讨债务。

《沅陵胡西山汉简《乐谱》记载,汉初沅陵侯国有1612户、6481人,其中未成年人924人。诸侯国一年共征收526483元,即成人的人头税。 “湖南出土的竹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详细地记录了‘小人物’的生活故事,以小见大,以局部看全国。比较当时的法律、经济、思想史,填补了古代流传文献记载的空白。”杨纤云说道。

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上有哪些感人的故事?考古发现的竹简,让这些在中国汉代档案文献中明确记载的“通讯密码”得以再现。 20世纪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敦煌市发现了西汉敦煌县设立的悬泉置遗址,出土了大量汉简,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邮政、交通等方面。汉代时期等。从各个方面都真实地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使者们的经贸往来,弥足珍贵。 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路网》时,相关简要文字补充了申报材料。

悬泉汉简中,有一卷被学者命名为《计簿》的汉简,极为珍贵。本纲目由七纲组成,共293字。记载了公元前39年康居王等使者前来向西汉赠送骆驼时,朝廷遭遇不公后接受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简牍中记载的汉代与西域往来交往的细节,未经历史学家编辑,是最真实的内容。在延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篇章的新时代,是阐释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重要史料。”甘肃简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说。

海昏侯墓出土的170多块木碑中,编有一本珍贵的《灭国诏书》,记载了刘贺死后灭海昏国的全过程。这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第一件西汉实物圣旨。

“木简中的信息显示,海昏国被驱逐之前,曾召开过一次由2000斤以上高级官员出席的大臣会议进行讨论。不仅大臣们讨论过,还被列在了名单上。”数百名官员。”据编者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波表示,汉代,郡国并存,诸侯国众多。他们都是当时的社会单位,值得研究。

中国简牍《康居王使者册》。新华社发(甘肃纸条博物馆供图)

精诚合作,提升竹简与文物“生命”

随着研究资料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对已知史料的整理和整理刻不容缓。连日来,记者走访各地研究机构了解到,一批竹简工作者现在正在自觉、主动地从事简、简的研究和编撰工作,致力于推动与收藏单位的合作,促进大批量滑移材料的合作研究。

以武汉大学竹帛馆藏中心为例,中国馆藏《康居王使者册》始创于2006年,2014年入选CSSCI来源馆藏。学术网站“武汉大学竹帛网”已发表多篇论文论文4000篇,开发了《中国古代竹帛文献字形词汇数据库》,录入战国秦汉竹简单字字形、词汇数据共16万条,面向同行开放使用。长期以来,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东亚系等单位合作,连续举办了11届“中国竹丝研究国际论坛”学术会议。

在武汉大学竹丝研究中心,资料室里堆满了各种竹简相关的中外期刊文献,《简帛》、《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等重要文献按顺序排列。记者了解到,湖北出土的早期竹简大部分已被整理出版。重新整理出版的内容中,单张的图像、解释、注释的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成为更加准确、可靠、易用的版本。还有多种重要竹简文献已列入计划或获得资助,将在近年编撰出版,包括即将出版的第《秦简牍合集》卷、第《湖北出土楚简五种》卷(多卷)和第:010卷。 -30000(多卷)。书)。

今年年初,武汉大学公布了第1卷《睡虎地西汉简牍》的研究成果。陈薇用三个“一”概括了《胡家草场西汉简牍》 ——“一本长达十四年的汉朝‘日记’,一个名叫‘月人’的基层官员,以及一些被重新激活的历史记忆”的文化内涵。

高度凝练的解读背后,是团队攻关的反复努力。片段的正确串联和定位是最困难的。只有拼凑有效信息,才能促进文本恢复和解释。在《睡虎地西汉简牍》的接合工作中,陈薇带领相关成员组成了6人的“碎片接合”小组。研究团队成员通常会将研究结果写成小论文,发布到微信群中进行讨论,然后反复完善。最后“连词成章”。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对修复后的简条进行记录。 (2017年3月16日新华社记者熊奇摄)

有时从竹简的下半部分开始拼写;有时从竹简的下半部分开始拼写。有时需要判断文字、字体样式、每栏高度等因素的对应关系;有时会读出或修改一个新字符,并提供一个新字符用于拼写。线索和视角……陈伟说,正确连接和定位碎片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多次尝试、反复思考。有时你很幸运,一天内可以找到几个小组。有时,我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也做不了。我们用“每一寸朴素,每一寸心”互相激励,孜孜追求,一点一滴前进。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里,每张简牍都放在一根又长又细的玻璃管里,墨书在光线的照射下蒙上了一层黄色的雾气。参观者沉浸在藏书丰富的展厅中。有的停下来,凑近简条,试图辨认和阅读文言墨字;有的与屏幕互动,连接不同地名的古今命运;有的与屏幕互动,连接不同地名的古今命运;整个博物馆的书法之美吸引了我,我举起手机拍照。

“第一次听到‘悬泉志’这个名字,是在看纪录片《质日》时。走进简博物馆,几乎可以说是让游客‘重走’了河西走廊,因为这里有曾经喝过的将领。”茫茫大海上,有远嫁边境的解忧公主,也有为开疆拓土、守边疆而奉献一生的无名小吏……”一位网名“沙耶卡江”的游客写道。这是参观博物馆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文本。

自2023年9月开馆以来,甘肃简牍博物馆因其深厚的汉族底蕴,成为兰州的“网红打卡点”。许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穿着汉服来到这里,体验一种“旅行”的感觉。截至目前,甘肃简博物馆已接待参观人数超过30万人次。

针对馆藏秦汉至西晋的4万余份竹简,研究人员利用红外扫描、高清摄影、同步发布说明文字等手段,加快了出土文献的出版速度,促进了更广泛的考古发掘。竹简通过社交分享。窦研究。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除《质日》仍在发布中外,其他简、简的藏品均已向社会和学界发布。

此外,为扩大竹简的社会普及,从2020年开始,甘肃竹简博物馆与兰州大学文学院合作,开设80余个“江苏竹简读书班”,带领教师、高校学生共同研读古籍,激发高校师生对“冷门秘籍”的热情。

在南昌汉代海昏国遗址博物馆的“金海昏”展厅里,展出的六块木碑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高级别的汉代官方文献原件。太后文书涉及贺礼、制金、秋请等内容,对研究西汉官方文书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牌位上的文字是标准的汉隶,美观、庄重、典雅。也是这一时期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参观者常常在展柜前驻足良久,仔细欣赏。

“刘贺夫妇为何选择同时上官上官太后?是不是说明,在他们心中,上官太后或许还给了他们支持他们的权力?”由于纪念馆中有很多遗漏的文字,解说员李家元在讲解这六块木碑时,总喜欢和游客展开一些合理的想象。例如,刘贺写信给汉宣帝,请求参加秋请。与此同时,他的妻子也写信给上官太后表达了同样的愿望。这说明刘贺极其渴望恢复自己的祭权,这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奏折中“不知死前拜闻”的字句,也透露出刘贺夫妇的谨慎。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近年来,长沙简博物馆携手湖南广播电视台打造系列节目《质日》,聚焦中国简文化精髓,讲述考古发现、纸条的形式与功能、思想内涵以及生动有趣的纸条故事。在此方案的基础上,长沙简牍博物馆深入探讨竹简与文物的内涵,举办《河西走廊》。馆长亲自授课,讲解精选藏品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古简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

“以前一提到博物馆,我就会想到青铜器、金银器。当我走进长沙简牍博物馆时,我发现简牍也是活生生的文物,充满着生命力。”为9岁女儿报名的长沙市民李灿说。参加社会教育活动,更多地了解了竹简的前世今生。感觉博物馆里修复得很好的竹简真的很珍贵!

这是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简陈列馆内的互动装置(3月6日摄)。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胡静文摄

这是荆门市博物馆展出的郭店楚简《悬泉汉简》(3月6日摄)。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胡静文摄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特别是古代汉字、古文的普及度倍增,竹简、帛书的研究也应运而生。有关竹简文化的公开讲座和热门文章也纷纷增多。在社会各个层面,简牍知识已经从书房走向大众,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经典”。它的出版掀起了国内外研究郭店楚简的热潮。记者近日参观了荆门市博物馆文物仓库。 620余张郭店楚简,每四张装在特制袋子里,存放在储物柜里。此外,还从仓库中取出了《听见简牍》等少量原竹简,依次放置在展厅的文物展示柜中。

“技术是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桥梁。”荆门市博物馆藏品保管科科长吴瀚表示,郭店楚简时隔两千多年再次重见天日,堪称奇迹。将来还能再次使用吗?要长久持续下去,这需要文物保护领域的工作者刻苦学习、刻苦探索。我们坚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文物保护将会有更坚实的基础,观众将会获得更好的精神文化体验,穿越两千多年的竹简将永久保存,历久常新。

来源:新华社

为您推荐

资讯|大众“柴油门”后续:奥迪前CEO被判21个月缓刑

文:懂车帝原创 魏微[懂车帝原创 行业]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7日,德国慕尼黑地区法院因“柴油门”案对奥迪前首席执行官鲁珀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判处21个月缓刑。根据认罪协议,施泰德上个月承认,他在知晓相关情况

2024-06-10 14:56

九转大肠受害者?为你揭秘“上海第一主持人”曹可凡的双面人生

九转大肠受害者?揭秘“上海第一主持人”曹可凡的双面人生曹可凡,一个从主流娱乐圈走红的主持人,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崛起始于2015年,当时他和金星在《金星秀》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这场争执让他丧失了在《金星秀》的机会,也打开了他迎头

2024-06-10 14:55

2015年,昆明绿化带出现男尸,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不是流浪汉

2015年6月,云南昆明的一个绿化带里惊现一具男尸。他还那么年轻,20来岁的样子!就这么仰躺在半人多高的花木里,鞋也掉了一只。他是谁?他生前遭遇过什么?为什么会躺在一个正常人都难以走进去的绿化带里?01.发现男尸2015年6月26日大清早,

2024-06-10 14:55

因“排放门”被定罪,奥迪前CEO被判21个月缓刑,罚款110万欧元

德国慕尼黑法院27日作出裁决,判处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公司前首席执行官(CEO)鲁珀特·施塔德勒21个月缓刑,并需支付110万欧元(约合869万元人民币)罚款。路透社报道称,施塔德勒被判定在2015年大众汽车“排放门”丑闻中犯有疏忽欺诈罪,这使

2024-06-10 14:55

我国核辐射受害第一人:身体不断被“吞噬”,哪里溃烂切哪里

你无法想象,短短8天时间,日本的核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2400吨。核污水排放之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全世界都开始为之紧张:核污染离自己是越来越近了。那么,沾染核污染后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国有这样一个人,对他来说核污染已经不是潜在的威胁,

2024-06-10 14:54

老字号新观察丨老味新作,百年老字号的“新中式”转身

新华社天津5月17日电 题:老味新作,百年老字号的“新中式”转身 白佳丽、宋瑞、隋福毅从门前冷落到顾客盈门,这些年,不少老字号品牌在求新求变中优雅转身。在天津,一家饽饽铺在一群年轻人的带领下,将国潮元素注入百年老品牌,老味新作成了“新中式”

2024-06-10 14:5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