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6-11 16:44作者:小乐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文章作者:周易苏(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
编辑|朵朵
知识分子,为了美好的知识生活ID:The-Intellectual
男女教育成就差异一直是公众和社会科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女性在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不足,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2017年,谷歌员工詹姆斯·达莫尔(James Damore)在长篇备忘录中试图辩称,科技公司男女比例失衡更多是由于两性之间固有的心理差异,而不是性别歧视。这再次引发了公众的愤慨,达莫尔也对这份失去工作的事情进行了回应。本文试图谈谈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科学解释以及研究现状,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社会科学家对“性别之间学校教育成绩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进行了大约100年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共识普遍表明,女孩在语言技能(阅读、拼写)方面更好,而男孩在数学方面更好。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两性在幼儿期的数学能力没有太大差异,但从青春期开始,男孩的数学能力增长明显快于女孩,到高中时达到较高的平均水平。 2007 年,为了回应哈佛大学时任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 关于性别差异的备受批评的言论,一组心理学权威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评论(Halpern 等,2007)。本报告的作者包括对性别差异持不同态度的专家。他们的一致结论是:
科学和数学成绩上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
数学和科学能力分布中段的性别差异较小;
数学和科学能力分布的最高端和最低端的性别差异相对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男性群体在数量和视觉空间能力上分散较大(标准差较大);
女性在语言和写作能力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尽管科学家们对于性别差异的现状存在相当大的共识。但对其成因尚未达成共识。进化心理学家大卫·吉尔里等人认为,性别差异的根源是人类社会性选择的产物。性选择是指同性成员之间对配偶的竞争以及选择性的择偶和繁衍后代。由于这种现象在男性中尤为明显,男性对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变得更加敏感。因此,更多的人会在有利的环境中表现出色,而更多的人会在恶劣的环境中失败。这是男性表现比女性变化更大的内在原因。此外,荷尔蒙激素水平也会影响某些认知能力。例如,Kimura(1999)发现睾酮水平与空间能力相对应,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个最优值,这体现在睾酮水平高的女性和睾酮水平低的男性有更好的表现。空间能力。强大的。另一个流行的理论是大脑差异。 Baron-Cohen(2003)认为,大脑解剖结构的差异导致女性更强的同理心和男性更强的逻辑归纳能力。从这些角度来看,性别差异是内在的、持续的。因此,他们观察到的往往是性别差异的不变部分。埃利斯等人。 (2008)收集了过去100年超过18000项与性别相关的研究,发现男女在各个维度(从外貌、心理、到学业成绩)的差距总体稳定。
然而,另一组研究人员强调,仅靠生物还原论不足以解释所有社会现象。后天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会与这些先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不同的结果(Guo Stearn,2002)。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表明,在当代教育体系下,女生的学习成绩正在逐渐追平并超越男生。如果生物结构导致了教育上的性别差异,那么是否可以说这种差异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被消除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意味着除了生物因素之外,还必须有其他社会因素。社会学家提出的性别分层理论认为,性别差异的建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所拥有的生产和再生产资源以及性别政治(Collins等,1993)。心理学家珍妮特·海德(Janet Hyde,2005)认为,教育成就等指标更多地是由社会构建的。她观察了当代美国各州的学校数学考试成绩,发现从小学到高中,男女之间的平均成绩已经消失。如果提出“性别相似假说(GSH)”,则存在显着差异。
目前,社会科学家还无法提出一个涵盖生物学差异和社会构建的性别差异的统一理论。研究人员仍在探索不同水平的后天机制如何造成性别差异。一个例子是社会学家发现,美国男女学生数学能力的历史差异是由于学生选课的不同造成的。由于美国高中的自由选课制度,老师经常鼓励男生选修数学、物理和化学,而不鼓励女生选修这些课程(Lindberg et al. 2010)。由于无法获得高等数学和科学知识,因此很容易理解女孩在相关测试中的表现不如男孩。如今,数学课程的选课已基本达到男女平等,但物理课程中女生仍多于男生。 Riegle-Crumb(2005)发现男孩和女孩在选择课程时都会理性地评估他们可用的资源。由于历史上女性在技术领域的资源和机会很少,这一现实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当今学生的学习和职业选择。这些微教育机制为我们理解后天“性别差异”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渠道。然而,由于教育实践深受各国社会文化影响,很难从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理论。
近年来出现的另一个观点是跨国比较。随着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绩趋势调查(TIMSS)等大型国际测试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数据,研究人员也将目光投向发达国家以外的领域。下图以PISA 2015为例,显示了男生和女生在各科目的平均分数差异(表示为“男生分数-女生分数”,粗体字表示统计显着性)。虽然女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仍略落后于男生,但由于女生在阅读科目上有较大优势,所以当三门科目相加时,女生仍略胜男生。 2015年最新的测试还发现,女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已经超过男生。
除了平均分之外,作者利用PISA2012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还关注了高分人群中男女之间的差异(Zhou et al. 2017):在分数越高的人群中,性别差距越大。在排名前5%的学生中,日本和意大利的男女比例接近2.5:1,韩国接近2.2:1。但在新加坡和中国上海,差异相对较小。但我们仍在探索为什么这种现象存在于高分人群中。男性表现差异较大的假设似乎值得进一步考虑其原因。我们发现数学中的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种行为的能力的推测和判断)可以解释部分差异,表明后天干预至少可以提高女孩的数学成绩。
由于数学能力突出的学生在任何国家都是少数群体,因此通过PISA或TIMSS等大规模调查仍然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对性别差异的估计非常嘈杂。另一个研究思路是有意识地关注这些“特殊群体”。 Ellison Swanson(2010)通过收集全国数学竞赛(AMC)和数学奥林匹克(IMO)参与者的数据来分析性别差异。他们发现,在这些数学精英中,男孩仍然占主导地位。但男女玩家的教育背景存在显着差异:女性玩家更多集中在少数数学“名校”。这或许意味着良好的学校环境对于女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教育为女运动员提供了更多展现数学天赋的机会。
现代学校教育中男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延伸。谢宇教授2017年元旦关于缪斯夫人的文章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回顾。在全球范围内,虽然西方社会(如美国,见DiPrete Buchmann,2013)女性教育成就持续上升甚至超越男性,但社会结构性因素仍然制约着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民教育共识均认为这是重要而紧迫的发展目标。当今的问题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学龄女童仍然缺乏接受教育的机会。许多国家的中学教育仍然对女孩和男孩区别对待,这也表明研究人员仍然有大量工作要做,以了解教育性别差异的原因并找到适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
周易苏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
参考
1.西蒙·拜伦-科恩。 2003。本质区别。纽约: 基础书籍。
2.Collins, R.Chafetz, J. S.Blumberg, R. L.Coltrane, S. 和Turner, J. H. (1993)。走向性别分层的综合理论,社会学视角,36(3), 185-216。 doi:/10.2307/1389242
3. DiPrete, T. A. 和Buchmann, C. (2013)。女性的崛起: 教育领域日益扩大的性别差距及其对美国学校的意义。拉塞尔·塞奇基金会。
4.Ellis, L.Hershberger, S.Field, E.Werssinger, S.Pellis, S.Geary, D. C.Palmer, C.Hoyenga, K.Hestroni, A. 和Karadi, K . (2008)。性别差异: 一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总结(第一)。纽约: 泰勒·弗朗西斯。
5.Ellison, G. 和Swanson, A. (2010)。高成就水平中学数学中的性别差距: 来自美国数学竞赛的证据,《经济展望杂志》,24(2), 109-28。 doi:/10.1257 /jep.24.2.109
6. 吉尔里(Geary),哥伦比亚特区(2009)。男,女:人类性别差异的演变(2)。华盛顿,DC: 美国心理学协会。
7.Guo, G. Stearns, E. (2002)。社会对智力发展遗传潜力实现的影响。社会力量,80(3), 881-910。
8. Halpern, D. F.Benbow, C. P.Geary, D. C.Gur, R. C.Hyde, J. S. 和Gernsbacher, M. A. (2007)。科学和数学中的性别差异科学,公共利益中的心理科学,8(1)), 1-51。 doi:/10.1111/j.1529-1006.2007.00032.x
9.海德,J.S.(2005)。性别相似假说,美国心理学家,60(6), 581 - 592. doi:/10.1037/0003-066X.60.6.581
10.木村,多琳。 1999。性与认知。剑桥,马萨诸塞州。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11.Lindberg, S. M.Hyde, J. S.Petersen, J. L. 和Linn, M. C. (2010)。性别和数学表现的新趋势: 荟萃分析,心理通报,136(6), 1123--1135。 doi:/10.1037 /a0021276
12.Riegle-Crumb, C. (2005)。数学和科学领域性别差距的跨国背景。见L. V. Hedges B. Schneider(主编),《学校教育的社会组织》(第227-243 页)。罗素·塞奇基金会纽约州纽约市。检索自www.jstor.org/stable/10.7758/9781610442824
13. 周勇、范鑫、魏鑫、戴瑞红(2017)。数学高成就者之间的性别差距及其对STEM 管道的影响,亚太教育研究员。 doi:/10.1007/s40299-017-0346-1
制版编辑:徐毅
本页面发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
公众号、报刊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版权所有@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了美好的知识生活ID:The-Intellectual